朝会。 李斯依跳出来给嬴政上谏“聚下之于咸阳, 焚制民”,儒家大臣也依坚持“下之人皆可学圣人之道,焚乃无道之为”。 儒家和法家已经因为此事明争暗斗一年多,早就已经习惯没有大事的时候时不时提一嘴“焚”, 而后两家的臣子吵吵架, 互相攻击一番。 前段时间朝廷上下忙于百越战争, 没有时间吵架, 而今百越事,儒家法家终于有时间吵架。 一开始,百官也只将其当作是一次寻常的吵架。 毕竟先前已经吵过不知道多次, 陛下一直没有表态, 既没有支持过儒家也没有支持过法家,只是任们吵架而作壁上观。 只是这次忽出现的声音却打乱儒法两家臣子的计划。 “陛下, 儿臣有一策可以两全其美。”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百官顿时齐齐将目光投向声音发出的地方。 赵不息万众瞩目之下丝毫没有觉得紧张,反而十分镇定地抖抖袖子,往前一步出列:“既诸位大臣意见不一, 有人认为应该焚,有人认为下人人应当能学诗,那为何不先聚下之于咸阳,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审阅下之, 将修过的再传至下呢?” 闻言以李斯为首的法家臣子们皆是皱皱眉。 们提出焚难道是为下人着吗? 们提出焚, 乃是遵从法家“愚民”之策, 让下人没有自己的而只能任君王操纵, 这本就是为君王着之策而非为下之策。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斯下意识轻轻抬头瞥一眼高坐于高台之上的帝王。嬴政的脸色如平常一般,既没有气愤, 也没有表示赞成。 可早就对自家陛下十分解的李斯却心里一咯噔。 不量起陛下和这位十五公主事先通过气的可能性有多大。自家陛下心深厚,无论是对于子女还是对于臣子,一向从不吐露自己的心。 哪怕是李斯自己已经跟随嬴政三十年有余,可依不敢说自己能完全解嬴政的心,嬴政有什么事情的确偶尔会和李斯商量,可那是嬴政已经决定之后才会通知李斯,而后再李斯给嬴政的法填补漏洞。 可若是说自己能影响嬴政的决定,这话说出来李斯自己不信。李斯只能知道嬴政让知道的事情,嬴政不让知道的事情,李斯就算有所猜测也只能猜一个大概而无法知细节。 只是从先前长公子扶苏之事来看,自家陛下也不像是会事先和子女通气的人啊。李斯低着头,低垂的眼底闪过一丝疑惑,若是陛下会事先和子女通气,那扶苏也不可能会当朝顶撞陛下而被发配到边疆去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陛下那个性格,说的好听是杀伐果决,说的难听一就是□□独断,怎么会着主动去告诉别人的法呢? 难道当真是赵不息自作主张掺和此事? 李斯有不确定,曾和赵不息共事过,自也知道这位十五公主并不是会自找麻烦的蠢人,所以后的大臣用目光示意询问是否需要行动的时候李斯摇摇头。 总归儒家那群爆脾气的蠢货会先出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