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龙抬,京城。 京城通往西郊的路上,人潮涌涌, 有那高门大户的马车连绵不绝, 也有那身穿布衣凑热闹的平民走走笑笑。 从正月开始, 京中西郊凤鸣山下,各府仆人便开始做准备,说是仿古人之雅意,举行曲水流觞。集下之士子, 汇之灵气,不求其他,只做一场文人之间的交流。而今日,正是曲水流觞举行的日期。 众人来到凤鸣山之下, 外围是平民聚集之,是人潮拥挤,热闹非凡。大家都抱着看不到公侯之父的豪华宴席,出来凑一凑热闹也挺好的心理, 再说西郊风光十分不错呢, 憋了一个冬了,出来逛逛散散心。 公府侯门的马车越过平民区, 继续往前走, 越往凤鸣山下, 人便越少, 环境越加清幽, 周围有那身穿衣服的官兵守卫着, 这才是公府侯门的聚集之。 既然是仿《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文,那环境便自然也往中靠拢。西郊本就是京城贵人春日游玩之, 风景优美,不过为了重现《兰亭集序》中所写,“此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荡,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之意”,京中各府也花了颇大心思。 一行身穿文士衫的文人往前走,一边意气风发的谈论今日之事。今日他们便是这场宴席的角,往日高攀不上的侯门公府,今日对这些文人也是笑脸相迎。只引得这些文人对重视文风的太孙更显亲近——如果没有太孙点,没有太孙的到来,如何有今日的盛。 “听说那陈公府移植了许多墨竹,硬生生造了一片竹林,十分清幽雅致。”一个青衫文人好奇八卦道。 “这有啥,听闻吴侯府从江南运来了一大船假山石,造出了一片石山。”另一名文人略带隐秘的骄傲说道,说不定这个文人跟吴侯府或江南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江南的行船这个时候能上来?运河不是早冻上了。”其他人不信。 “听说是从江南没有冻上的河段行船而上,然后实在行不了船的时候停下来卸货,改用马车运过来的。就这紧赶慢赶,还是前两才刚刚运到,险些没有赶上今日盛。”这名文人消息颇为灵通,说不定有内幕消息渠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众人纷纷点,一时只觉大笔,对透露消息的文人推举不。 “什么东西这么香呀?”众人谈笑间往前走,忽一名文人说道。 “好像是花香,有金桂,茉莉,素馨,咦,这些花都不在这个时候开的呀,怎的一起香了?”另一个文人鼻子比较灵,嗅出了几种花香。 “是那香薰白蜡,公府挂起了香薰白蜡树。”一名眼尖的文人看见前边高树莹莹火光,失神喊道。 “哪,可是《白蜡之光》里描述的那一棵白蜡树,听说在江南总店也有一棵。”另一名文人痴痴呆呆的看着那棵树说。 也不知道是不知这香薰白蜡从定城而来,还是不能说这香薰白蜡从定城来。 “别提江南了,店里那棵树就是一个微型版,而且除了开店那一点了片刻,后来那树上就没有挂过白蜡。”这名文人明显是江南来的,懂货,“哪,点到香气飘到这里,到底点燃了多少枝蜡烛啊。这可是好几两银一根的白蜡啊。” “价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供不应求。快走,再慢一点就满人了,们趁现在挤过去看一看。”一名机灵的文人往前大步走道,如果不是为了顾及文人风范,早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