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一顿,停留在第二页目录上的某一行。 她找到了和中心医院息息相关的事情。 永生乡封锁记录 7月1日危机管理部门一队队员赵霖临预言,长夜街道永生乡将遭灾祸,生灵涂炭。 7月2日永生乡遭冰雹侵袭,一队队长带领队员前往救援,组织群众达到安置点。 7月2日晚11点,永生乡安置点出现疫病患者。 7月3日凌晨1点,安置点首例疫病患者死亡,疫病蔓延。 7月13日疫病病例范围扩散至全城,危机管理部门疲于奔命,永生乡确定全员患病,遗体收容不及时。 7月15日发现患病遗体腐烂或污染水源和土壤,土壤沾染腐烂遗体被污染,人体沾染污染泥土后,将跳过潜伏期于两个小时内死亡。 7月18日发现污染泥土在自主扩大领地。 7月20日封锁永生乡 再往下翻是全新的内容,丁渠停在这一页,她想起了近两个月前走的那条小巷。 沾染……意味着要接触,倒推的意思便是患疫病的人死了及时火化就没事,未能及时火化,尸体所接触的任何物品都会异化,土壤都未能幸免,异化的物品二次接触亦有传染性,而疫病患者活着,官方注明其传播方式包括接触、呼吸道和气溶胶三种。 怪不得黑头发的粉毛敢不做任何防护措施站在棺材旁,定是知道些什么。 前几天医院的疫病患者跳楼,污染了医院的土地,医院封锁,不知道间接有多少人将失去生命。 这件事到底是不能公布,公开真相,一千人里只要有一个疯子,就能利用疫病患者将整座城市变成异化乐园。 丁渠翻回目录,挑下一个她感兴趣的内容看。 【第一个有治愈可能性的人】 第一个?整座城市没有治愈成功的人吗? 她翻过去,患者姓李,8月13日出现症状,皮肉发疼,初步怀疑为疫病,入院隔离;8月19日出现红疹,确诊,加强治疗;8月20日恶化,下达病危通知。 转机是在8月21日,出现了一个姓越的医生,越医生全权接手该患者事宜。 中间两大页是尝试新的治疗方式、用药之类的记录,丁渠往下滑,直接看结论: 患者未死,新的治疗方式失败。 8月25日,患者红疹消退,恢复意识。 承接的语意截然相反,她上上下下滑了好几遍,确定自己没漏看。 都做成五十几页的pdf了,还要打一些莫名其妙的哑谜。 丁渠吐槽完,继续往下看,没找到关于营养液的内容。 营养液也好,土地异化也罢,全是前两年她没听过的东西,中心医院自然不会有今天的事件发生。 她缩进沙发里,冷意从心口蔓延至全身。 寂静的空间里,包装袋的挤压声特别响,她起身寻找声音的方向。 三花猫伸长脖子,直起身扒在装猫粮的柜子前,猫粮袋子口布满牙印,簌簌往下掉粮。 “哪里!你又开柜子给自己加餐!” 丁渠一手逮住三花猫,薅住它的脖颈。 “喵呜。”三花猫柔软的皮毛往她手臂上蹭。 她气不过三秒,感受手心下的温暖,心中庆幸,还好营养液没带回来,否则它好奇舔上两口,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