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等到了下午才到,赵书清领了两个礼花筒,站在屋场前使劲地拧,礼车进来的一刹那,礼花筒“砰”地一声就炸开了花,周围的人都在笑:“这是好彩头!” 送了新娘子进屋,又领了几个五六岁的小孩进屋去滚床,床上撒了花生大枣,小孩滚完之后就一人抓了一个在手上,宋老板的妻子在旁边高兴地瞧着,又给孩子们一人抓了一把糖果。 赵书清眼巴巴地盯着,宋老板调侃她:“怎么,小赵也想要滚一滚?” 赵书清连连摆手:“我哪里合适,我就是羡慕人小孩多抓两把糖。” 宋老板抬着手指笑话她:“你呀!行,”他对老婆说,“你去给小赵多抓两把糖果。” 赵书清乐颠颠地跟在宋老板的妻子身后,兜了满怀,跟她道谢:“谢谢婶子!” 宋婶子笑着跟她说不用谢。 热闹就这么一场,晚上还有饭局,但是赵书清几人住的太远了,就没有再留。回去的路上赵书清嘴里包着糖果,给钱诚几人一人分了一颗。许自清挥手谢绝了。 等快走到镇上的时候,赵书清说:“我待会儿去一趟养老院。” 钱诚看向她,瞬间意会:“给爷爷奶奶们送点喜气去是吧,行,我待会儿骑电瓶车送你过去。” 赵书清对他展示自己的大白牙,眉眼弯弯:“谢谢诚哥!” 到了养老院里,赵书清把自己收到的糖果们全部分给了爷爷奶奶们吃,他们都很高兴,还打算留几颗等到程理过来的时候分给他吃。这就是传统了,逢见喜事,都要去沾点好彩头,像是代代相传的美好祝愿,从一代传到下一代,从一家传到另一家。 送完糖果,赵书清心情颇好,拒绝了钱诚要送她的心意,她一个人蹦蹦跳跳地往回走。回到书院,她以为还能看见许自清,结果发现人不在,发消息问了周明。周明告诉她,许老师回去说是写文章去了。 赵书清表示瑞斯拜。放下了手机准备继续整理图书。说起来,钱诚之所以早上亲自跑书院来找她,就是因为她昨晚忘记充电,今早手机没电关机了,钱诚联系不到她,只好亲自跑了一趟。在宋老板家借了充电器充了一小会儿,但是电不多,她的手机用的年头有些久了,害怕待会儿又关了机,赵书清加快手脚,赶在手机还剩百分之十五的电量的时候回了赵阿姨家。 她今天请了一天的假,回去之后有点无聊。问吴小竹借来了一本书细细地读。大概等到了晚上八点左右,她的手机里一片狂轰滥炸。她拿起手机一看,发现是李清月。 清月:“书清姐,你现在还好吗?” 清月:“书清姐,你要不要看一下wb。” 清月:“天呐,怎么可以这样,许自清是和你有仇吗?” 清月:“书清姐,你先不要上小破站。” 清月:“……” 李清月的信息一条接着一条,赵书清应接不暇,她想着这和许自清有什么关系?点开了wb。 发现许自清发了一篇博文,标题是《丧喜事》,看见这个标题,赵书清就觉得心头一紧。她点开细细一看,只觉得气得浑身发抖。许自清不愧为知名作家,文笔确实老练,三言两语就把一场农家婚宴描绘了出来。满面红光的父亲,多嘴多舌的老人,莫名其妙地催生,躺在床上打滚的小孩,懵懂而无知的新人。通篇读下来,只觉荒诞又诡异,要不是赵书清今天下午刚去参加了婚礼,她都要以为这是一场丧事。 “哈!哈哈!哈哈哈……”赵书清气得笑出声,她当许自清今天下午为什么那副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