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和PPT发过来。
他不是在洗尘宴吗?
此刻不该正和那位董秘称兄道弟,说不得和那位李董也都快成了莫逆之交了,怎么还能顾得上向她要资料。
还好下午她没只顾着休整,她将做好的材料很快发过去。
周邮臣发来两张照片,问她哪一处值得看。
林晚亭一脸莫名,她点开图片,细细观摩,两处瞧着都是厂址,墙壁上有些许斑驳的残影。林晚亭尝试着以方才欣赏画作的角度去观察,最后只能放弃。这两张照片实在是太过平平无奇,毫无美感可言。
她摸不着周邮臣的意图,斟酌着发道:第二张的构图更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周邮臣发来一个问号。
林晚亭不解,她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她想发回一个问号过去,到底还是按捺住,必须提醒自己牢记她还在他手底下讨生活,也在极力争取之后在他手下讨生活的机会。
林晚亭尽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解。
周邮臣发道:我知道林小姐对绘画颇有研究,只可惜我不是能和林小姐探讨绘画技巧的人。这两个厂址还烦请林小姐做好方案,我们明后两天挑选一处去观摩。
林晚亭醒神,她微睁大眼睛,这才发现两张图片上明晃晃的是厂的名称,偌大的几个字愣是被她忽视了个彻底,只注意到了房子建筑物。
她扶额,有些微窘。
文字没有情绪,但她愣是从周邮臣这几句话里莫名读出了几分不悦。
她怀疑他在阴阳怪气,但没有道理也没有理由。
卑微的打工人哪有置喙的权利,她瞄了一眼时间,现在已是晚上九点,一份方案大概一个小时能完成吧。她轻叹了一口气,至此,所有的怅惘都已消弭,只剩下打工人的无奈。艺术在生活面前,还是生活重要吧。
林晚亭比对着两个厂生产的产品,具体厂址和所在城镇的风土人情,说实话,实在是没有很大的差别,去哪里好像都一样。她绞尽脑汁,又想周邮臣既是让她选,必然也是差别不大。蓦地,她灵光一闪,她拿起手机,给周扒皮发道:周总,你之前在宁城哪里住?
周邮臣很快回道:问来做什么。
林晚亭没过脑子,她还在比对资料:想多了解你一点。
消息有一瞬间的停滞,林晚亭看完产品介绍,再回过神来,莫名觉得自己发的话有些歧义,她想撤回已来不及。
她抿唇,对着手机不知怎么好。
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解释道:周总,我觉得我们可以选一处离您的住址近一些的。
那头显示正在输入中。
周邮臣的消息跳出来:知己知彼不是这么用的,少对我耍这些心眼。
明明他的语气不算好,林晚亭却莫名感觉他的心情好像好了一些,至少没有阴阳怪气了。
真是奇怪。
她也想将知己知彼做得像他一样无痕一些,但奈何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这样的水平。
况且她自认为这是下属的体贴,不知怎么在他的眼里又变成了耍心眼。
林晚亭微撇了撇嘴,正欲放下手机,重新找思路做方案,周邮臣的信息发来,是一串地址。
口是心非。
林晚亭觉得这位周总好像也不是那么难讨好。
次日,林晚亭拎着行李箱下楼,杨秘书早候在一旁,见她出来赶紧要帮她提。
林晚亭婉拒,笑问他,“杨秘书一早就过来了吗?”她往四处望了望,没看见周邮臣的身影。
杨秘书笑道,“可不,正要来尽地主之谊呢。可惜周总没能给我这个机会,我这将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