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头发已经灰白,身材瘦削,眼睛很是深邃有神,他身着灰袍,混在人群中很不起眼,但他一站出来,所有的书生都恭恭敬敬地垂手正立,不再说话。 他欣赏地看向刘昭俨,问道:“你说说,文官武将相辅相成,却为何总是针锋相对呢?” “文官重礼,武将重勇,互相无法欣赏也很正常,但如果上升到针锋相对、无法共事的地步,于社稷不利,那便是制度设计出了问题。”刘昭俨没再往下说。 老人思索片刻,问:“你是哪家书院的学生?师从何人?” “我只是一届乡野之人,从家乡逃荒出来,幸得奚公子相救,并无师承。”刘昭俨说。 老人捋捋胡须,从袖中抽出一张名帖,递给刘昭俨。 “孺子可教,”他说:“如果你想读书,就拿着这张名帖,来万藏书院吧。” 岑知弦凑过去,简单的名帖上写着李昭圣三个字。 老人说完便离开了,他刚离开,一个侍女走到奚千宿身侧,小声地说了几句什么,奚千宿点点头。 “各位,我先去一下长辈那边,我们晚些再聊。”他从桌上拿起剑,说:“白夫人,我家老太太说想见见诸位,请随我来。” 侍女在前面带路,大家赶紧跟上,岑知弦回头看了一眼,围在石桌边的人群也很快便散开了。 虽然奚千宿说只是随便见见,但堂姐还是稍微有些紧张,他们沿着溪流往上游走,清澈的溪边,沿道扎着一处处用各色丝绸做的半开放式围挡。围挡中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悠扬的歌声和吟诗作对的喧闹。 侍女将他们带到一处用淡绿色吉祥纹织锦围出来的围挡中,从溪水这侧绕进去,里面有十几张矮几,矮几边坐着三五成群的年轻人,中间最大的几案后,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拉着一个气质优雅,有如兰芝的少女正在说话,身边还围着几个衣着华贵的妇人围着她们逗乐说笑。 “小八来了!”看到他们进来,一个妇人满脸喜气地起身迎过来,招呼着岑知弦他们入座,又招呼侍女端上清酒、茗茶和各式精致茶点。 老太太笑呵呵地招招手,让奚千宿过去,拉着他一顿嘘寒问暖。 “这几位就是白夫人和岑姑娘她们吧?”老太太问。 奚千宿忙为大家介绍了一番,这位老太太是奚千宿的祖母,即奚大将军府的老太君,围在她身边的,有奚家大房、二房夫人,一些旁支的夫人和一些故交好友,刚才上来迎接他们的,则是奚千宿的嫡母,即奚家三房的夫人。 “小八在拒马城那边,受了不少罪,”老太太拍着奚千宿的手背,满脸心疼:“我听老爷子说了些,来,再给祖母细细讲讲。” 大家吃着点心,听奚千宿把拒马城那边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着这么多长辈,他倒是相当收敛,不同于和好友的吹牛夸大,他这会儿的描述相当精准干练,一是一二是二的。 尽管没有夸大,边境的凶险还是在人群中不时激起一阵惊叫。 “唉……”老太太摸着眼角说:“小八年纪这么小,我早就说不想让他去,但老爷子非说什么正是因为年轻所以才需要历练,非得让他去那等凶险的地方!你们看看,回来了还不得安歇,这几天又忙着跑前跑后的,人都瘦成这样了!” 几位夫人也在一旁又是心疼又是关切。 “老太太您放心,我这儿是天天想着法子给他找补,保准过不了多久,就能还您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大房夫人说着,众人又是一阵笑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