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国军舰> 第六百一十一章 歼十六横空出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一章 歼十六横空出世(2 / 5)

” 飞机直接降落到了112厂的跑道上,下了飞机之后,众人兴致勃勃,前去观看总装车间里即将完成总装的歼十六。 这个车间还同时生产歼十五战机,是和歼十一的厂房分开的,在这里不管搞什么,老毛子的技术顾问都不知道,只有飞机出去,上了跑道的时候,老毛子才会明白:又被山寨了一款飞机。 和单座的战斗机相比,它的机背隆起更高,这是为了更好地布置第二个座舱,不过这种布局也让它的机头看上去更加下垂,此时,机头还没有完成安装,雷达罩也没有装上,可以看到巨大的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矗立在那里,后面还有大量的线路。 “在雷达方面,我们用的是和歼十五一样的1493雷达,它具备在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上发现五平方米雷达反射面积目标的能力,同时,这款雷达后面的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它可以携带更多种武器弹药,尤其是正在研发中的各种精确制导弹药,毕竟,这款飞机的定位是战斗轰炸机,它必须要拥有精确攻击能力。给海军使用的战斗轰炸机,也能挂载鹰击-12系列反舰导弹。” “你们是知道了咱们的轰六K项目,所以才加快了进度的吧?”此时秦涛突然就恍然大悟了。 轰六K项目,虽然只是轰炸机项目,但是由于性能先进,肯定会大批量进入海空军服役,这样就客观上挤占了战斗轰炸机的市场。 虽然国内有飞豹,但是飞豹是比不过歼十六的,只有轰六K,才能让他们有紧迫感。 “秦总,就算是没有轰六K,我们也有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孙匆在一旁说道:“我们不只是一个组装厂,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技术才行,歼十五,歼十六,都是我们科研能力的体现。” 秦涛点头:“嗯,咱们601所和112厂的同志们都是好样的!” 这句话是真心的,毕竟这些飞机的技术难度还是很大的,让一个原本生产二代机的工厂掌握三代机的生产技术,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的,现在,他们不但能生产歼十一,还生产了歼十五,正在组装歼十六,这些都代表着601所和112厂一大群人的奋斗精神。 “那秦总是支持我们的了?”孙匆兴奋地问道。 “我是造船的,航空方面我可不熟悉。”秦涛赶紧转移了话题:“座舱呢?改成一平三下布局了吗?” 既然航电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那座舱里面的设备当然也得更换了。 “是的,现代化的一平三下布局,在航电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孙匆说道:“您现在可以蹬着台子,上去看看。” 工人们还在组装之中,所以直接跳上座舱不是很合适,不过可以站在一旁的台子上,居高临下向下观望,可以看到那座舱里的景象,尤其是那绿油油的平显,当看到那东西的时候,秦涛也是很惊讶:“衍射平显?” “秦总,您还说自己是造船的,不懂航空,您对这最新技术都很了解啊!” 平显是战机座舱显示系统的一大进步,最初的飞机用的是直接的瞄准环,后来有了陀螺稳定的瞄准具,到了六七十年代,座舱的平视显示器终于出现了。 它和飞行员的视线是平的,也就是在座舱的挡风玻璃后方的一个小小的透明玻璃,它既不会阻挡飞行员的视线,又可以将一些飞行参数、武器弹药和雷达瞄准等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以图像、字符的形式通过光学部件投射上去。这样既不遮挡飞行员的视线又能显示重要的飞行参数,在空战时飞行员可以专心跟踪目标不必低头看飞行仪表。 国内到了八十年代才开始进入平显的时代,第一款就是132厂制造的歼七战机,使用马可尼公司的产品,之后,平显就开始在国内生根发芽,用到了之后的大部分战机上。 不过,这种早期的平视显示器属于折射式的,显示器上有两层玻璃,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来将阴极摄像管射出的显示信息投影到飞行员前部的成像玻璃上。虽然说能显示字符,但是并不清晰,而且视场小。 平时显示器的发展,就进入了衍射平显的时代。 这种衍射平视显示器采用单面带小刻蚀线的曲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