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一晃眼又是一个多星期时间过去。 开学了,三弟亦勇如愿以偿进了什刹海体校,大妹亦雪的小说正式出版了,大妹亦雪和父母,带着老妹亦萍也回了秦西老家,上学的上学,回家种田的继续种田。 京城这边,二弟亦冬仍在科研攻坚队伍中没日没夜奋战。 李觉远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听从陆亦轩的建议,眼下去了北影学院,以插班生身份,进一步学习深造去了。 马丰都最近行踪很神秘,鬼鬼祟祟地,除了象往常一样,隔三差五就会从外面带回观复阁几样坛坛罐罐,其余时光,也不跟陆亦轩说话聊天了,就知道把自个儿闷在屋子里,似乎在伏案书写什么…… 家人进京又离京。 好一番热闹过去,现在身边又归复萧瑟,这感觉,挺让人失落。 军工科研项目团队,期间又有过几次内部重要会议,陆亦轩身为项目总协调指挥,自然是少不了要出席,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总而言之,想要迎头赶上美帝军工科研的水平,国内军工科研,尚且任重道远,绝没那么容易。 好在,整个项目团队对此都有着充足思想准备。 大家就是把相关项目,当作当年的两弹一星来攻坚。 另有一个可喜情况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宋小宁,消失一段时间之后,押运着一部荷兰ASML公司生产的光刻机,秘密从海外归来。 众所周知,光刻机技术的运用,乃是扼住芯片产业发展的最顶级上游基石。 芯片制造的技术实现原理,便是陆亦轩这种外行,都能说出来个子丑寅卯,但是真正要让国内的芯片制造迎头赶上,高精密度光刻机的技术运用,无疑是重中之重。 这可是让整个科研攻关团队最如鱼得水的大事件, 等于是外出打猎的猎手,手中的武器,终于从石器提升到了刀剑火铳…… 宋小宁是在上次陪伴陆亦轩一同归国,面见了众多位老将军之后,便悄无声息领命而去。 当时陆亦轩就跟老将军们说过,无论耗费再大周折,那怕是直接去海外抢,也一定要想方设法弄一台两台光刻机回国,否则整个国产芯片制造,就等于空中楼阁。 想不到一晃大半年之后,宋小宁这女人,还真是够本事,果然给从国外弄回国这么一台高精尖的机器。 有了光刻机,国产芯片制造,才算是真正步入了正途…… 文宣部这天突然找上门来。 却是,自年前便开始筹备的文化影视基金项目,随着《少林寺》在国内上映后取得的大丰收票房,现在已经万事齐备,这个文化影视基金项目,算是已经可以正式面向全国文艺工作者们宣布了! 这也是大事件! 陆亦轩被请去参加基金会揭牌仪式。 参加完揭牌仪式,这立刻又参与了,首批影视剧专项扶植资金的申领审批核准工作。 前文便有提及过,陆亦轩在给文宣部提出筹建基金会之初,便讨要了一个‘官’,基金会的终身荣誉会长,对相关的影视剧审批核准,拥有最终的一票否决权。 他现在,就是要一本正经立规矩,真正把自己这个一票否决权,用到位。 首批提出基金申领的影视剧名单出炉, 拿到名单之后,陆亦轩没用十分钟,就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十个项目,他一口气否决了其中的七个,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