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真的是不同,至于说比别人做出来的颂钵,声音还要好听,他实在是听不出来。 没办法,陈文哲只有上大招,做铃铛。 小型铃铛的泥范有不少,现场的铜水也不缺,既然这样,继续浇铸呗! 反正是做实验,陈文哲就可着劲,使劲折腾。 当然,在制作铜铃的时候,他才想起,刚才还做了一些铜管。 这些串起来,就是风铃。 打磨好了,穿孔挂起来,风一吹,叮当!叮当...... “感觉是很好听啊!” “就是敲击的速度太慢!” “风太小?” “不对,是我们制作的铜管太厚,它们太重了风刮不动!” “还不如直接做个小型的铜钟,我们亲自敲一下,不就知道好听不好听了吗?” “对啊,声音大了,好不好听,还是很好确认的!” “那就做!”陈文哲此时也发现,他犯了个低级错误,居然想着铸造铜管? 这样铸造出来的东西,管壁得多厚? 做钟不如做铃铛,相比做钟,这个做起来速度更快。 所以,在准备做一只稍微大点的钟之时,陈文哲先做出来了不少铃铛。 这一次,就听出好坏了。 铃铛的声音需要清脆,所以都是叮铃铃的响声。 而钟声,需要浑厚,就是叮咚的声音。 等到什么时候,只有一声:咚......那也就算是成功了。 所以,这一次一只半人高的铜钟,就发出了咚的声音。 声音低沉、浑厚,还延绵不绝。 敲了一声,声音却不停的绕耳,这就是金属的泛音,特别浑厚。 这就是余音绕梁吧?不能说仙乐,但是听着还真是有点震撼人心! 看着眼前的大钟,陈文哲感觉十分满意,因为已经有那个意思了。 他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一体铸造,要是做上钟乳,还是三十二个,不停调节声音,那最后的效果会是怎样? 仿制景云钟绝对不简单,不说其上的文字,那个是最好仿制的,只要是上面的兽纹。 陈文哲能随口说出来的,就有飞龙、飞凤、仙鹤、独角牛、走师等等。 而这些每一种的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认真雕琢。 当然,在雕琢之前,还需要对泥范进行特制,要不然,钟面上根本就形不成这些形象特异的神兽。 总共五段,二十六块泥范,稍微干一些,就要一一修整,直到完全合格。 这一天,所有准备工作终于全部完成,只等泥范干透,就可以正式浇铸。 “老板,木模我们做完了!” 就在陈文哲欣赏自己制作的泥范的时候,一名工人过来报告。 “木模?罗汉木模?”陈文哲一愣,接着想起来。 最近他的工作还真是不少的,制作各种乐器的同时,还想到什么就制作什么,比如一些铜器! 太过复杂的就算了,但是一些铜壶、铜碗什么的,还真需要制作一批,这东西当做生活用品,也是很不错的。 除了这些东西,也就是十八罗汉了! 工人制作的木模,肯定是不合格的,还需要陈文哲去做最后的修饰。 木头做的木模,就是一个个比人高的罗汉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