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出现的一念堂诊所之中,情况就明显不同。 老年人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引导。 陈文哲看到的,最多的就是一些老年人,而他们,有时候也是义工。 一些前来查体的老年人,很快就被引导,进入查体区域。 走在小区之中,不对,现在应该是走在一念堂诊所之中,陈文哲发现了太多的不同。 现在整个小区,已经被不停的改造,很多地方看着还是不像医院,但是肯定有医院的功能。 特别是一间间的房子,里面成了一间间治疗室。 一名名护士,穿梭在病房之间,不是换药,就是起针。 护士不少,反而医生不多。 也对,都是些感冒发烧的小毛病,自然不用太多医生坐诊。 “老张,你真来了?” “这还有假?明天我还来,这里多热闹?” 路过一间房,陈文哲听到了两个老头对话。 很快,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里有一些老人,专门坐地铁一个小时过来,就是为了来挂水。 挂水最短的要两三个小时,长的要四五个小时,这段时间,他们就聊天、看电视等等。 看这样子,每个病房里的老年人,大多数还都认识,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一幅幅很热闹的场面。 这是医院?还是老年人娱乐中心?这恐怕才是社区医院的常态! 陈文哲有点明悟,这好像也是一念堂诊所发展起来的原因吧? 走过挂水的病房,一间一间,居然一整栋楼,全是用来挂水的病房。 陈文哲有点无语,他换了一栋楼,而这一栋楼中, 全是推拿室。 从里面传来各种怪叫声, 之后就是尴尬的笑, 要不然就是舒爽的大笑。 看来这些做推拿的病人,感觉还算不错,要不然也不会都露出笑容。 再换了一栋楼, 这是正骨门诊。 这边的专业医生就多了,毕竟骨折可不是小病。 看到医生护士不停的忙碌, 陈文哲的成就感十足, 这毕竟也算是他的医院。 而程序也跟他在之时差不多, 来了病人就拍片,之后是手法正骨、复位, 再就是打石膏,或者是上夹板。 最后有人要求吃药,有人要求打吊瓶。 按照病人的要求, 医生下医嘱。 所有事情, 快速有序, 一名名病人, 快速分诊治疗。 此时,就算是一些想要住院的, 这里也能提供病房了。 住院之后,并不用儿女陪床,因为有专业护士、护工。 只要病人进来, 付了钱,所有事情, 都有医生、护士、护工来负责。 当然,他们这里的收费, 也并不是太贵。 最起码相比其他医院,在这里治疗骨折的费用更少。 这就是手法复位的优势, 只要不动刀,不止是不用让病人损伤元气,还能减少成本。 只不过,手法正骨、复位,可不是谁都能做的,也不是哪种病人,都能这么做的。 遇到一些大型、复杂外伤, 有时候他们也没办法,毕竟是一家小诊所,这里根本就没有规格太高的手术室。 所以说,这里是有手术室了, 只不过规格不太高,一些大型手术并不能在这里做。 陈文哲一间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