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件尊盘。 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的标志作品,被誉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 这件铜尊上34个部件,经56处铸接、焊接而成。 陈文哲眼前的这一件,肯定不是那么复杂的工艺品。 但是,这件尊体上也装饰了九条蟠龙、九条蟠螭。 相比曾侯乙尊盘上的三十二条,总共六十多跳的龙纹,这一件尊盘就差远了。 看了一圈,也没发现铭文,这让陈文哲有点失望。 人家曾侯乙尊盘的颈部,刻着“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从铭文可知,尊(酒器)和盘(盛水器)是曾侯乙生前的用器,合称曾侯乙尊盘。 这一件之所以能叫尊盘,肯定也是沾了曾侯乙尊盘的光。 要是先前没有发现那一件,陈文哲也不可能知道这种东西叫尊盘。 当然,古代也许就不叫这个名字,但是传承到现在,现代人叫什么,古人也没法管! 陈文哲能看出来,这东西也是采用失蜡法铸造的。 这一件尊盘的工艺,肯定没法跟曾侯乙尊盘相比。 可是,在这件尊盘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失蜡法的风采。 失蜡法所需的原料有“土”和“蜡”两部分,土用来制作陶范,蜡用来制模。 其中的“蜡”,并不是我们现在制造蜡烛所使用的石蜡,而是在当时更易得的蜂蜡。 制作工艺说难不难,说简单,还真不简单。 不要以为制作这东西,现代人可以轻易做到。 其他不说,就说曾侯乙尊盘的复制工艺品,知道在博物馆卖多少钱吗? 陈文哲前阵子看过一片报道,有游客在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看到了一个曾候乙尊盘的复制品作为工艺品出售的,店员说价格要20万。 他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复制的工艺品,价格会这么贵? 博物馆的纪念品价格都是很贵的,一个小笔记本甚至60元以上。 在博物馆相关人员眼里,文化是无价的。 但在外人眼里,未必就如此珍重值钱。 例如弯弯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仿品,要价上万美元。 很多普通人认为,仿的水平甚至比不上国内很多地方的地摊货,根本不及文物原品风貌的万一。 这样的东西,凭什么那么贵? 还有很多人认为,之所以这么贵,可能卖的不仅是文化,还有博物馆的招牌。 打上博物馆的标识,价格就没有便宜的。 当然,这些都是卖的很贵的原因之一。 但是,你就没有想到过,复制一些形制十分复杂的高仿,也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心力的? 比如曾侯乙尊盘,复制出一件高仿,可不容易。 甚至道现在都有人认为,那件曾侯乙尊盘,国内任何专家都没法仿制。 当然,这里的仿制,肯定是高仿。 所以,只要是高仿,卖二十万还真不贵! 可惜,想要得到高仿曾侯乙尊盘,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真的很难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