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就历史文化层面来说,商代晚期的青铜,已经具有收藏投资的巨大意义。 这种东西,不管是彷制成瓷器,还是青铜器,都有很高的价值。 当然,这种东西你要彷制成晚商的, 肯定不能彷制成晚上的,要不然就一点价值都不会有。 而青铜器制作,陈文哲也是专业的。 现在要彷肯定是彷制瓷器,而彷制起来也不算难。 既然知道花觚的演变过程,自然是能彷的全要彷了。 此时陈文哲主要制作汝窑花觚,其他的一些品种,比如五彩花觚、青花花觚, 就可以让场内的工人来彷。 特别是张股,还是很有灵性的,陈文哲稍微指点,他就做的似模似样。 既然张股有学习的想法,陈文哲也不吝指教。 “我做青瓷,你要有兴趣,就做一些青花、粉彩,或者干脆制作五彩花觚?” 看张股的手艺还行,陈文哲提出要求,他到是真想看看,张股的水平。 “好的老板,请多指教。”张股一点也没有客气。 他之所以来南越,不就是为了能经常见到自家老板?来这里就是想要接受老板的指导啊! 现在见识了陈文哲制作汝瓷的水平,张股已经是惊为天人。 至于他自己彷制汝瓷,自觉还差很多。 但是制作青花瓷和五彩瓷,他却十分自信。 “我们这里有各种青花料,也有着足够齐全的高岭土,你就做青花花觚、粉彩、五彩花觚吧!如果有信心, 从北宋汝瓷花觚开始,到元明清时期, 都可以彷制几件!” 看张股有足够的自信,陈文哲继续增加难度。 刚才他说到的几个朝代,都制作花觚,但是,每个朝代制作的都不同,甚至连名字都不一定一样。 就一个觚,从夏商周开始,就有很多器型,可以说,从古到今,每个时期的觚都是不同的。 觚,最早是古代的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 这种东西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 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彷青铜觚的瓷质花瓶, 俗称“花觚”,流行于元、明、清三代。 当然,这不是说宋代就没有花觚,只是那个时候不叫这个名字,而且那个时期也不太流行。 这东西有点像是酒器中的玉壶春瓶,元代之前没有玉壶春瓶吗? 肯定不是,元代虽然说是创烧了玉壶春瓶,但是之前肯定有相似的器型,就是没有大规模烧制罢了。 花觚也是类似,之前肯定有,但是只有少数,还没有特别分成一类。 还是说花觚,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瓷器的造型更加丰富,很多陈设用瓷,开始有了一定的实用功能。 经过明代嘉靖、万历两朝的发展,花觚的造型也更加多样化。 正式的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 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 花觚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 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 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