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工整,没有古代手工制作的那种古朴作风。 胎体虽没有什么差别,但釉色则白中闪出的黄色过于轻浮。 现在市场上,已有将曲阳新彷产品,作旧后冒充古物的,这样的作品也须仔细辨认。 最近几年曲阳用制工业瓷的一种原料,彷制定窑产品,也做的还算可以。 这种瓷器颜色为灰白色,个别的也有泪痕。 釉面半失透,很像定窑产品。 但真品为白瓷中偏黄,彷品则偏灰白色。 还有东北地区个体户,最近几年彷定窑的产品也系手工制作,“泪痕”等主要特征均具备,十分逼真。 要仔细辨认其作旧痕迹,及造型上的微小变化,需与真物放到一起比较,方能看出微小差距。 所以,真要说彷制定窑,还是现代人厉害。 当然,这种彷品,在现代人看来,一文不值。 反而是一些老彷、官彷,更有价值。 历代定窑彷品不少,它作为宋代的5大名窑,肯定被后代彷制。 不过彷制定窑的情况,还是与彷制其它名窑的情况有所区别。 一方面定窑传世品和出土品,在当时就比较多。 另外一方面,定窑产品并不是那么漂亮。 所以,后代的许多薄胎白瓷产品,质量要超过它。 这彷古,工艺倒退,做的差一些,好像更难,因为你很难达到古代的制瓷环境。 所以,后代彷制定窑的,反而并不是那么多。 陈文哲最喜欢做彷古瓷,但是彷不是目的。 彷的同时,还需要推陈出新。 他现在彷定窑器,也肯定要彷制一个系列的定窑。 跟之前一样,他彷制定窑器,肯定是把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所有定窑,都要彷一遍。 因为各个朝代生产的定窑器,都是不同的。 就比如明代彷定窑,就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因为元代出现了卵白釉,而到了明永乐时期,又出现了甜白釉,并且制作水平还很高。 所以明代彷白釉产品,多数以卵白釉和甜白釉为主。 明代官窑从来没有彷制过定窑,民窑中有彷定窑的情况。 彷定窑,主要集中在景镇和彭城那边,基本上在明中晚期。 朱琰《陶说》中说:“饶镇彷定器,用青甲石粉为骨,悦份定。质粗理松,不甚佳。” 这里的饶镇,就是景镇的旧称。 从实物看,明代彷定窑主要有水丞、盆、碗、盘、孩儿枕。 碗盘有的有芒口,有的没有。 釉饰不像宋定窑那种象牙色,而是呈现黄白色。 釉面平滑,不像宋定窑有泪痕现象。 器物上虽然也有纹饰,但是基本上是暗花和印花,没有宋定窑那种刻划花。 到了清代,那个时期的彷定窑,又有不同。 清官窑和民窑,都对定窑进行了彷制。 作品也比较宽泛,主要品种有盒、水丞、盆、碗、盘、洗、瓶、尊、罐、缸。 可以说,能彷的,清代都彷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