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还是不少的。 可惜每次意外收获的到来,都意味着更多的古董流失在市场之上。 2011年4~5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阳洛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苗北村西北部的机场路东、310国道南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五代、宋金时期的墓葬13座。 其宋墓之中,有铜钱48枚。 分而言之,有开元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皇宋通宝、至和元宝、熙宁元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元符通宝等。 仅就淳化铁钱而论,谱载其书体也是三种。 其中铁母小平大样之式为草书,折二(或折三)为真书。 这表明淳化铁钱形制,非仅小平大小。 而由于淳化铁钱存世稀少,形制更大的铁钱亦未曾发现。 还有,关汉亨先生《中华珍泉追踪录》有记述。 “1963年在BJ汤河口农机厂前工地,曾出土淳化元宝背佛像金钱8枚、银钱12枚,平均枚重8.2克,是次出土的金银钱部分已流散在民间。” 可以说,任何时候,流失在外的东西,都比国家收藏的多。 重新查看金币,毕竟特殊的铁钱数量还是太少。 比如,隐藏在一块巨大的青石的一瓷坛金币。 这些金币直径2.3厘米,平均厚度0.1-0.2之厘米,平均重量12克,全都是纯金制作,圆形方孔。 正面为左佛右菩萨像,背面铸有“淳化元宝”四字。 这样的金币,国家曾经追回2043枚,估计流失在外的金币还有300多枚,部分金币飘流过海散失海外。 陈文哲看到的这一批,肯定不是五台山流失的,一万他看懂的数量也比较多。 一个高度超过三十厘米的大瓷坛,怎么也能装下五六百枚金币吧? 他看到的“淳化元宝”,金钱背所铸的两尊佛像,均有莲花宝座和祥云依托。 左为站像头上结发,双手合十,身体微向右侧站立在莲花座上。 右为坐像,正结枷跌坐于莲花座上,有背光。 钱背上缘刻有数字“一”,“二”,“三”,“四”戳号,可能为淳化纪年顺序号数。 其中一种直径23重11.4的金币,在2010年秋季拍卖曾经拍出26.88万元。 当然,这是普通品相,普通的金币,还有更贵的。 比如一枚北宋淳化元宝背双佛金质钱币,重量在11.4,保存的也是非常的漂亮,十分少见。 在2021年6月,邓通钱币拍卖场上,以575000元成交。 “淳化元宝”背“三佛”供养金币,直径:41.68,重量:42.50。 品相稍有不平,但是也比较罕见,所以在神都保利2020年10月钱币专场上,以345000元高价成交。 还有一枚“淳化元宝”保存完整,品相精美,俗称“缩水淳化”。 这一枚钱币直径为24.5,非常漂亮。 此币在大海泓盛2019年秋季拍卖会上,以5750元价格成交,要知道这可是“缩水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