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繁華褪盡(2 / 3)

仍然是艷麗無匹,令人目眩神馳,一樣的顛倒眾生。勾踐瞧得發呆了很久,最後嘆口氣,吩咐左右道:「把她丟進江裡餵魚吧!讓這妖姬永世不得超生,免得再來禍害人間。」。

……

回頭說說姬守家的情況。

姬守家在穰邑耕讀打鐵,日子平淡無奇,沒啥值得一提的。單說那光陰似箭,歲月如流,姬守生姬良,姬良生姬定,姬定生姬宏,姬宏生姬沃,到了姬沃二十歲的時候,就這麼一百年過去了。

這期間穰邑姬家已徹底融入楚國,成為了楚國人。所差者他們仍然保持著周朝宗室的身分,沒有立氏,仍然以姬姓行世。姬守的歷代子孫都曾受楚王徵召,為楚國披甲執銳效力疆場,而此時的姬沃則在楚國軍中服役,擔任禁衛水軍郎中。

這年郢都(註九)一帶江水(註十)泛溢,浸淹數百里經久不退,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於是楚王(註十一)求問巫女,請教解救之道。巫女說這是江裡惡蛟作祟,需以神劍投江,鎮壓惡蛟,才能解除洪災。

楚王心想我有兩把神劍,那該用那一把來獻祭呢?原來楚宮中藏有名劍十餘把,但其中曾經顯現過神蹟,能稱得上神劍的只有湛盧、太阿兩劍(註十二)。當楚王細細比較過這兩把神劍之後,答案就清楚了。因為太阿劍上鑄有「萬浪還攸」的字樣,那是“波濤平息”的意思,顯然這把神劍根本就命中註定要來承擔這個任務的。

既然天意如此,楚王就乘船至大江中央,舉辦了鄭重的祭江儀式,將太阿神劍投入江中,還真的平息了水患。而楚王祭江之時,姬沃正好在楚王所搭乘的王船上值勤,他仔細觀察了兩岸多個參考地標,標定了太阿神劍入水的位置,將之牢記於心。

身為禁衛水軍,姬沃並沒有什麼機會打仗,吃了三年軍糧就平安退役。他退役後沒有急著回鄉,而是買了一隻小舟,一張魚網,在大江上打起漁來了。他打漁的方式與眾不同,總是在固定的地方撒網,然後跳進江潛入水中,據他說這是在把魚往魚網裏頭趕,如此可以多撈點魚。

姬沃在大江上打了三個月的漁,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江水開始變得寒冷之前,從江底摸到了他要找的太阿劍。

姬沃回家把太阿劍藏好,照舊養魚打鐵尋常過日子,過得幾年又娶了親,生個兒子取名為姬廣。

姬沃在姬廣加冠的那一年就因病去世,好在他能教給孩子的本領都教了,可留給孩子的東西都給了,該讓孩子知道的事都交代了,沒有留下什麼遺憾。

姬廣服孝期滿後,便循家族慣例從軍去了。和他老爸的際遇全然不同,姬廣服役的部隊不停地打仗,而他有勇有謀,在轉戰千里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姬廣不但會打仗,並且還很會拍長官的馬屁,所以升官飛快,沒幾年就受到楚王(註十三)的賞識,讓他獨當一面,領軍東征西討。姬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楚國打下大片江山。

姬廣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柱國”,那是帶兵武將的最高職位,可是這是依能力授職,而他所立下的大功還沒有得到相稱的獎勵。一般而言,酬答這等大功勞的方式是賜邑封君,可是姬廣並非楚國公族(註十四),依法是不能賜邑封君的,楚王再怎麼激賞他,也無法為他破例。

可是姬廣的功勞太大,若沒有相應的厚賜,那日後如何能招攬人才、攏絡人心?所以楚王就把女兒公主煦下嫁姬廣,並且以楚宮重寶隨侯珠做為嫁妝,以獎賞姬廣的功績。說實在這賞賜還真有點超過,不說公主煦是正宮王后所生,身分尊貴,又才貌雙全,而且那隨侯珠與和氏璧、太阿劍並列,為天下三寶之一,貴重無比,這只能說楚王真心喜愛姬廣這個小夥子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