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卞和在湖北省的大洪山找到了和氏璧(註五),隨侯珠則在溳水被發現(註六),很可能是被雨水從溳水的源頭大洪山沖了下來。若說和氏璧與隨侯珠的核心物質同源,都來自大洪山,也是說得通的。 可是為什麼這兩樣東西在世間各自遊蕩兩千年後,卻像約好了的似的,突然同時出現在這兒?為什麼它們以前都不發光,卻又像是約好了,同時開始發光?為什麼一個是斜長石的璧玉,一個是文石的真珠,裡頭卻包裹著一模一樣的奇怪光子晶體?這些巧合讓姬家桐苦思不解。 …… 姬家桐夫婦回到家後不多久的某一天,來了個訪客,那是美國總統的科技顧問約翰?霍德倫(註七)。姬家桐與此人素不相識,但瞧在美國總統親自打電話來安排的份上,就接待了這位客人。 霍德倫面色凝重,沒什麼寒暄的廢話,開門見山就說:「先生,世界面臨即將毀滅的危機,我們束手無策。由於大家都說你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類,總統就命令我來請教你,看看你是否能想出什麼拯救世界的辦法。」。 姬家桐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他想不出美國總統和他的科技顧問會有什麼理由來跟他開玩笑,八成是自己耳背聽錯了,所以他請霍德倫把剛剛那番話再說一遍。 霍德倫應命重複說了剛剛那番開場白,並繼續說明了詳情。情況是這樣的: 半個月以前,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麥可?布朗(註八)發現了一顆矮行星。不過這位天文學家並沒有為他的最新成就高興,反而嚇得魂不附體,因為他的新發現正直直對著地球衝過來! 那顆矮行星的估計質量為三千兆噸,即地球質量的千分之五,直徑為四千三百公里,即地球體積的千分之三十八,是已知最大的矮行星。如果它是一顆正常的庫柏帶天體的話,那應該早就被發現了。可是它非常不正常,因為它始終都在太陽的另一邊飛行,直到最近離開了太陽的遮蔽,這才被地球上的人類發現。不正常之處不只如此,它還飛得超級快,約達每小時八十萬公里,是慧星飛行速度的四倍,是一般矮行星公轉速度的六十倍! 布朗沒有公佈他的發現,因為他明白如果那樣做的話,那等不到地球毀滅,這世界就會先變成人間煉獄。他透過霍德倫向美國總統報告了此事,希望美國政府有辦法像電影裡演的那樣,用核彈炸掉那顆星,最好是有什麼星戰武器,按個鈕就把那顆星給氣化了。 但美國沒有星戰武器,其他的國家也沒有。核彈倒是很多,世界上各國的核彈頭加起來共有一萬多顆,也足夠把那顆星炸得無影無蹤了。但問題是雖然有這麼多核彈,卻沒有一顆能打到人家身上,因為沒有任何火箭能載運核彈前去攔截,搆不著也! 說來諷刺,人類造了大約兩千枚洲際彈道導彈互相瞄準,隨時準備同歸於盡。但這些導彈只能在地球亞軌道飛行,最高飛行高度不過一千兩百公里,用它們去攔截那顆矮行星的話,才剛剛擦到人家一點表皮,地球就立刻整個被撞上了。若要在地球外有效的距離攔截,那麼攜帶核彈的火箭必須能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就是能掙脫地球引力的速度。這樣的火箭,人類並不是造不出來,只是眼前來得及準備好發射的,卻是連一枚都沒有。 姬家桐瞭解了怎麼回事後,就只問道:「什麼時候撞擊?」。 霍德倫答道:「二十天後。」,他看了看腕錶,補上一句:「二十天又三個小時。」。 姬家桐沉默了好一會兒,覺得這個大災難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了,於是他搖搖頭,說道:「我看不出能有什麼辦法,真的很遺憾。」。 霍德倫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