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解情況,就發現北翼大營的潰兵火雜雜地朝自己衝了過來。不等他喝止潰兵,整個中軍就被潰兵衝擊的亂成一團。緊接著轟隆隆的蹄聲陣陣傳來,天上隨之落下一蓬蓬的箭雨,周遭士兵紛紛倒地。 於是中軍大營也潰散了。所謂兵敗如山倒,這時候什麼軍紀,什麼命令,也不會有人理會了。大家一心只想逃命,全然不知殺過來的敵人只有寥寥一千騎。 於是中軍大營的潰兵與北翼大營的潰兵合流,又向南翼大營衝去。最後卡山德全軍互相感染恐懼的情緒,大家有志一同,爭先恐後地向南方無秩序轉進。 卡山德見敗勢已不可挽回,就急急上馬,趕去南方遠處,準備找個所在收攏敗兵,然後再做打算。 而雅典娜也考慮到我軍箭枝已消耗大半,實不宜再戰,便停止追擊,鳴金收兵。 其實卡山德的大軍有兩萬人之多,若是兩軍排開陣勢對戰的話,斯基泰這一千騎無論如何也贏不了。可是在沒有進入備戰的情況之下,人再多也與烏合之眾無異,卡山德就這麼被殺了個措手不及,大敗虧輸。 雅典娜用海軍的戰略機動性,把部隊送到敵軍的背後登陸;再用騎兵的戰術機動性,趁其不備地快速突擊了敵人不設防的後背。這一仗打得相當出色,或許是因為遺傳到了她父親的軍事天賦之故。 雅典娜率軍回到皮德納城,斯特拉托妮可已得知此役由斯基泰女王親自領兵,於是便出城迎接。雅典娜見狀趕緊下馬,趨前拜倒,道:「孫女雅典娜拜見祖母,孫女來遲,讓祖母受驚了。」。 雅典娜這套中國式的禮節,以及謙遜恭敬的態度,讓斯特拉托妮可受寵若驚,也滿心歡喜。她連忙扶起孫女,道:「唉呀!妳這麼漂亮,又那麼會打仗,真不愧是妳爹的女兒,我的好孫女!」。 …… 由於連年征戰,馬其頓早已兵源枯竭,因此斯特拉托妮可雖然保住了政權,但卻無法在短期內組織起一支像樣的軍隊。於是她以馬其頓攝政(註六)兼阿吉德家族的家長之名,宣布雅典娜為馬其頓女王,與她的弟弟亞歷山大四世國王共治。如此可以借助雅典娜暴漲的威名,以及她背後斯基泰的雄厚實力,來保護這個目前還很脆弱的阿吉德王朝。 雅典娜並不希罕當馬其頓女王,但她覺得祖母與弟弟實在很需要她的保護。於是在徵得母親的首肯後,她接受了這個王位,並且同意留在馬其頓一段時間,直到馬其頓擁有足夠的自衛能力為止。 蓋亞獨自返回聶伯城了,一則是國政丟太久也不放心,再則她料定希臘這邊的仗還有得打,她得回去整備些補給;特別是穿甲箭;給女兒送來。 話說卡山德兵敗後退到底比斯(註七)、雅典(註八)及科林斯(註九)等地重整旗鼓。當他知道前此偷襲他的斯基泰軍只有一千人,十分不服氣,於是不久他又率領兩萬五千大軍殺向馬其頓,要收復他的地盤,也要找回面子。 雅典娜依然只用原來那一千弓騎兵應戰。她當然不會擺開陣勢與敵軍對戰,而是在從底比斯到佩拉這段長達四十多個舍努斯的路途上,對卡山德軍一路追殺,仿彿卡山德軍這一趟行軍就是給斯基泰弓騎兵當靶子似的。 這說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難,只要你進退跑得夠快,射箭射得夠遠就行,而雅典娜的弓騎兵就符合這個條件。他們通常從遠離卡山德軍兩到三個舍努斯之處就開始策馬加鞭,發動奔襲,所以卡山德軍放出的斥候就一點用處也沒有了。卡山德軍的行軍縱列等不到斥候示警,就發現斯基泰騎兵已經衝到面前了。 雅典娜他們總是在離卡山德軍三百步外放箭,待大夥兒把箭袋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