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和朵云来到广东汕头南澳岛南澳村,她们站在海边高呼着:“彩虹海,我们来了,请接受我们的敬仰,你太美了!” 南澳岛海面上飘浮着五颜六色的浮筒,浮简下挂着一串串生蚝,这是南澳村渔民的生蚝养殖基地。 一个养殖区一种颜色,一家渔民一个养殖区,每户人家的养殖面积一百亩,一年能赚百多万元。 渔民们正收起一串串生蚝放在船上,船上像堆成一座座小山,远看像一座座岛屿,近处又能看见船只随着海浪起伏着。 此刻的李红梅正在想象着:要是自已能有一小片养殖基地就好。她一边拍着视频一边问渔民会不会招工,中年渔民摇头。 她和朵云又走进他们的村庄,村庄里欢声笑语,村妇们在院子里、屋顶上铺开架子,有的村妇正在架子上晒虾米和生蚝,有的村妇在架子上挂紫菜,有的村民在倒出一堆堆蚝苗,有的村妇们在分拣、穿绳,一群白鹭扑闪而来,李红梅惊喜地抬望着它们。 她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南澳村,在市场卖藕的陶红,根本没时间看她的视频,她把手机放在藕摊上,一直播放着李红梅的视频,让买藕的人,观赏广东人的繁忙、勤劳和富有。 就在李红梅兴奋不已时,李良华站在池塘边,疼心地看着池塘里翻白的螃蟹,他走到鱼塘边,也是水面上飘满死鱼,他瘫坐在鱼塘边上。 他老婆打了电话给陶金,陶金下课铃一响就拨打了李良华的电话,李良华在电话里说:“陶金,我对不起同学们。” 陶金在电话里安慰他:“大伯,你别伤心,没事的,广州河里有捞不尽的鱼,广州河旁有我们逮不完的螃蟹,上次我捞起的还在学校池子养着,我们同学都争着去捞鱼,捕螃蟹。大伯,我星期六回来看一下。” 李良华叹着:“我怎么什么事都做不成。” 陶金在电话说:“大伯,养殖业本来就风险高,我们要找出原因,我会请专家来看,你在家里接待他们。” 李良华挂了淘金的电话,低头走向家,路过店门口,里面坐了几桌打牌的人。有个中年男村民,一边垒着麻将,一边说:“李良华也不低调了,想护住副村长,绞尽脑汁想挣政绩,想为李家赚回面子,他呀,没指望了。” 站在旁边看打牌的村妇说:“人家表面平静,肚里却响着雷。”李良华一向看不惯他们懒散的过曰子。 李良华低头走进去买包烟,他在付钱时,有个村妇说:“好在我们没跟他养鱼,他赚我亏划不来。” 李良华也懒得跟他们解释,他没收养殖户一分钱有些人不知道,只有养殖户自己知道。他要做雷锋,也不想留名,你们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吧。他低头走出店里,低头走回来,一切事要等专家来处理,他只要回家做好饭,招待人家。 李红梅和朵云回到番禺,又忙碌重操旧业,今天她和朵云都出海了,一路上高歌欢笑,让同船的男渔民也跟着他们唱起来。海风把歌声送出好远,引领着后面一艘艘船前行,让他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危险。 伟哥电话鲁莽,说把两个疯女人收入汕头网箱。正在撒网的李红梅手机铃响起。她等着收网后才拔过电话,电话是汕头渔民打来的,说他们家想请两个女人晾晒生蚝。 李红梅高兴的抱住朵云,船一摇摆,把她俩摔进了海里,船上两个男渔民忙跳下,一个抓一个把她俩拖上船。湿淋淋的李红梅抓着朵云说:“汕头来电话了,要我们去晒海货。”然后转身笑望着救起她们的男渔民:“小弟的救命之恩,老姐以后再报,等老姐赚了大钱,你当老板,我当你的员工。” 傍晚,她们的船才上岸,小姐姐都劝李红梅不要离开她们,李红梅笑说:“等我赚到大钱,我也买一片海域,把我们的家和你们都带走,我先去哪里找块立足之地。” 跨下海口的她,突然想起村民说李年华只会自夸,从来不兑现诺言,她不就成了第二个李年华吗?她立即警告自己,下次不许跨海口,真跨过海口了,也不要许,要跟她大哥一样先行动。 坐在床上呆想的李红梅接到陶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