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半天,只挤出来一个水滴。 “小伙子,肉粽给你,别的还要吗?”汪婆婆把肉粽袋子递给令祯。 令祯手里已经拿着装满各种食材的塑料袋,沉甸甸的袋子在他的手指上已经勒出了一条红印。 他换了个手,接过肉粽,和汪婆婆道了个谢。 本来就要离开的他,看到柳英手里的那捧粽叶,不由停下脚步,开口问道:“你要包粽子?” 柳英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回了声“嗯”。 令祯还是没有走开,仍在好奇地看她挑粽叶。 柳英轻轻咳了一声,把挑好的粽叶放袋子里,又拿了两卷粽绳,一卷红色,一卷蓝色,最后抱了捧艾草花束,转身看向令祯。 他身形高瘦,右手那一大袋鼓鼓鼓囊囊的食材显得笨重突兀。 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柳英嘴比脑子快地说: “要不我把篮子借给你?我东西不多,可以自己拎,你回去后把篮子还我店里就行。”她指指自己的菜篮。 除了东西寥寥以外,竹篮的手柄也比较宽,拎着不会痛。 令祯一愣,眉毛一抬,对柳英的好意很是意外。 意外归意外,他不是逞强的人。 轻声说了句“谢谢”后,令祯走上前,把那一袋子沉重的瓜果放到菜篮里,但也没有把柳英的东西拿出来,直接拎起篮子,说:“一起吧。” “啊?”柳英没反应过来。 “你还要逛菜场吗?我陪你一起。” “哦。” 这时的菜场,只有肉铺里“哐哐哐”的剁肉声回荡盘旋。个别摊贩已经磕起了瓜子,在手机上看起了剧。 柳英走得不快,时不时停下来,翻翻臭豆腐毛豆腐木莲豆腐,或者瞅瞅豆苗莴笋花椰菜,令祯提着个篮子,不声不响地跟在她身后。 她蓝白的裙子在行走间翩然翻动,像一片轻巧的云,飘来飘去。 柳英拿了一盒木莲豆腐,放到篮子里,随口一问:“你不是来旅游的吗,怎么还来菜场买菜呢?” 令祯说:“我要在这住上一段时间,总不见得天天吃餐馆吧。” 柳英皱眉,“你在客栈住,有做饭的地方吗?” “有啊,我多加了钱,和客栈老板说好了,让我去后厨自己开小灶。” 柳英脑子一转,嗅到了商机,继而笑得一脸谄媚,“那……你要不要考虑来我们店的厨房做酒酿,自己做自己吃?我还可以给你打折。” 令祯思考了下,笑意不明地说:“哦?你们不是老字号吗,不会泄漏秘方吗?” 柳英很淡定,“如果你学个一时半刻就能偷师精髓,我这店也不用开了。” “我考虑考虑吧。”说完,令祯转而问别的,“这个菜场开很久了吗?还不错。” 柳英觉得自己没记错的话,令祯在昨天坐船时,也对街边的几处景色评了几个“还不错”。 这人是不是评价什么,都喜欢用“还不错”这个词。 也没多想,柳英继续回答令祯的问题,“在我小时候,它还是个露天菜场,后来才改成室内菜场的,为了规范化管理。” 那时的菜场,每天五六点,在支起的一张张五颜六色的雨棚下,有皱巴巴的铁皮小推车,售卖现炸油条和萝卜丝饼,还有摆着农民清晨刚摘下,还沾着露水和泥土的蔬菜,海鲜区内,一排排盛满水的红色塑料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