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崔折澜,迟疑道:“倒也有……” 顶着崔折澜可怕的目光,王君延缓缓说出先前他们讨论的方法。 王君延计划让孟娴出面,以公主府的名义给出大批量购粮的单子。 这个购粮的量,既要远超中小粮行能够给出的数量,又要低于大型粮行的存粮量。并且这个单子不是仅此一次,而是年年如此,长期合作。 如此巨大的单子没有人会不心动,更何况还能借此蹭上公主府的大船,即便是单单借个名头,往后在同行中也会更有分量。 中小粮行为了弥补数量劣势,定会整合资源,不惜联合起来给出低于大粮行的价格。 而那些大粮行,一方面要对抗同体量的粮行,另一方面也要与联合起来的小型粮行竞争,价格方面的压力只会更大。 如此,质优价廉的底线便能被轻易的探出来。 商会集体哄抬物价,归根结底不是所谓的团结,熙熙攘攘皆是为了利益,一旦互相之间成为对手,巨大的利益面前撕下脸皮只是迟早的事。 孟娴仔细想了想,这个方法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看并无太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颇具智慧。 只是…… “我们要如何吃下这么大的单子,还要年年如此?”孟娴疑惑。 “这个……”王君延讪笑着拢拢手:“自然只是些托辞。” 崔折澜一声冷笑,直言戳破:“他要扯公主府的名头骗人,借口下定和分批运粮,拿到第一批就收手,粮商又不敢上京寻你麻烦,他继续做他的知府,你背着骂名回京。” “……” 孟娴一阵无语,没想到这王君延眉清目秀的,一脸文弱书生样,还能想出这种坑人的法子。 “你是真不管我死活啊。”孟娴感慨。 她忽然明白了那日这人脱下官帽跪地叩首,求她去疫区救救百姓时,崔折澜为何表情那般可怕。 孟娴知道自己不会有事,且有奇方治疫病,王君延却是不知内情的。 从这人的角度来看,无异于是把孟娴豁出去了。 虽说是为了百姓,但她下午才刚回来,晚上又来第二次,真是把人算计到了极致。 “你好歹换个人祸害。”孟娴由衷道。 王君延也知道自己这主意坑了她,尴尬道:“这事除了您,谁的身份都做不来……” 孟娴自然是拒绝的。 这和单纯的治病救人不一样,商人也是芸芸众生的一部分,身为冥界半神,去欺骗凡人,故意挑起商战又不兑现最终的合约,这是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事。 湖州历来有“天下粮仓”的美誉,十分富庶,何况还有赈灾款在,官府并非没钱买粮,只是不愿支付抬价后的部分罢了。 至于崔折澜,他终有一死,不在这次的赈灾和收粮事件里,也会在别处。 若当真无法解决而被李元芑问罪,也只能说他命该如此,这辈子只能活到这里了。 孟娴始终谨记,她是来收崔折澜的魂魄的,不是帮他扫清障碍平步青云,更不是真当个监国公主为国为民励精图治。 能够顺手救些人很好,过度深入,甚至参与到凡人的利益纠纷中就大可不必了。 “我此番前来,一是陪崔折澜,二是治疫病。” 孟娴没再理会王君延的恳求,直言道:“如今我的事都已了了,你自己的事还是自己想法子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