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简单呀,类比一下就出来了。” 李小艾轻笑,“二甲基硅氧烷不就是将二甲基酮,也就是丙酮中和氧相连的那个碳换成硅吗?” “没有了羰基,它就变成了只有碳氢键的烷烃化合物。” 谢江明有些吃惊。 “还能这样?” 是这样对比的吗? 现实中根本没有办法将碳替换成硅的好嘛! 这思维也太不符合科学了。 换个高情商的说法,跳脱! “所以说,缩合反应你也会了?” 说实话,即使他大学又学了四年的有机化学。 谢江明还是容易在缩合反应上犯迷糊。 因为将有机分子变成高分子聚合物。 不是无机化合物那样简简单单的两个化合物化合成一个。 而是N个分子一起反应。 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他老是搞不清这个n应该标多少,标在哪。 “还是很简单呀,烷烃要缩合,首先要变成醇。” “可以让二甲基硅氧烷((CH3)2SiO)和它对应的卤代酯,比如氯化硅酸酯((CH3)2SiCl2)通过加水解反应。” “这样,就能生成二甲基硅氧烷二醇((CH3)2Si(OH)2),副产物是盐酸(HCl)。” “二甲基硅氧烷变成二甲基硅氧烷二醇后,二甲基硅氧烷二醇就可以通过缩合反应。” “每个醇分子首尾各自脱去一个水分子,就能形成聚二甲基硅氧烷高分子化合物。” 看着李小艾一气呵成地将化学方程式列完。 谢江明和王楚屏已经目瞪狗呆。 高分子聚合物一般情况下都是作为有机化学最后一个填空题。 除非有其他更适合压轴的选项。 否则无一例外。 自问他们上学的时候,解压轴题虽不说困难,但也是便秘一样。 能做到将一个不熟悉的物质,如此丝滑流畅地进行一系列化工反应的方程式书写。 绝非寻常学霸所能为也。 所以,即使强如他倆也感到深深折服。 “轮到我冒昧地问一下,你是哪个学校的?” 对于比自己学习能力还强的人,王楚屏是打心底里敬佩的。 跟之前对待曾艳君一样,他现在心底里也早已放下了李二旦妹妹这个芥蒂。 “三中呀!” 李小艾理所当然地说道。 “原来是学妹呀,幸会!” “13届三中火箭班毕业生,王楚屏,很高兴认识你。” 王楚屏就像见到亲人一样,随后又用手指了指谢江明。 “他16届的......” 李小艾虽然不理解为什么王楚屏要重新介绍一遍自己。 但还是礼貌性地握了握对方伸过来的右手。 “三中22届普通班,李小艾!” 入乡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