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谁知……” 乔三娘子笑道:“翡翠素包子?这名字起得倒别致,配我的豆腐脑也确实刚刚好,着实可惜了……不过,你的翡翠素包子,倒是可以别有用处!” 沈于归有些不解,乔三娘子又道:“若是你嫌卖得慢,你不妨跟我来一个地方,那里能直接把你的包子一口气全部卖掉,只是或许铜钱稍微少些,不知你可愿意?” 两盏茶的功夫后,沈于归与乔三娘子一同站在门口。 那是一扇庵门。 庵门上书“枫叶庵”,虽不如城中的大相国寺的佛门那样高大威严,但此处的清幽却更添了另一种韵味。 乍看去,枫叶庵确实是一座小庵,香火不旺,许是地理位置的缘故,郊外的小庵比不上城中的大寺,但正也因地理位置的缘故,枫叶庵建在汴京城郊的枫林山上,虽说是京郊,但此处离汴京城也不过两盏茶的功夫。枫林山上因为满山的枫叶而得名,火红的枫叶到了秋天漫山遍野,若是天气再好一些,映着漫天的霞光,当真是汴京一大胜景。 沈于归从门口望去,里面并没有什么香客拜神求缘,只有些许尼姑在庵中走来走去。 主持见有人来,忙迎了出来,道:“两位施主这是——” 乔三娘子一时还没想好怎么开口,却听沈于归硬生生答道:“来卖翡翠素包子。” · 乔三娘子自己在汴京城中也抛头露面了这许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但自己从来都没有如今这种奇怪的感觉,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或是再也不要见到面前这个主持了。 这下轮到主持发愣了,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这位施主,你说什么?” 沈于归依旧答道:“我来卖我的翡翠素包子。” 主持还以为自己面前这姑娘是闲得没事拿自己开心取乐,自己一介庵庙,如何能做那些令佛祖不悦的商贾之事? 刚想拉下脸来撵走面前这两个女子,突然身后传来稚嫩的声音:“主持,我想吃包子!” 主持回头一看,是自己的师妹法慧昨日出去给城中的魏家念佛时带回来的孤女。这可怜孩子,父母双亡,族中又没有亲戚愿意收留她,若是法慧走得早些,这孩子必遭她族中人的毒手,法慧心中不忍,于是将这孩子带回枫叶庵,取名澄心,也算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 只是这孩子尚小,正是要长身体的时候,每日跟着尼姑们在庵中也吃不到什么好的,偶尔外面有卖糖人、卖糖葫芦的经过,澄心都巴巴地要吃。这澄心本就不是削发为尼,自然不用遵循那些规矩,加之小孩子要吃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于是对于澄心的要求,主持也都是尽量满足。 方才这两个女子来卖翡翠素包子的时候,澄心正在庵中玩耍,听见翡翠素包子,腿脚便不自觉地跑动起来,着实是馋了。 主持见澄心想吃,也不好回绝,于是问道:“你这翡翠素包子,名字倒是别致,不知是如何卖?” 沈于归道:“三文一个。” “那就先来一个吧。” “一筐一百文。” 一旁的乔三娘子突然道。 沈于归停下拿包子的手,看着一旁的乔三娘子。 乔三娘子解释道:“主持莫要见怪,这位是我的妹妹,如今生活十分艰难,不得已才出来卖这翡翠素包子。这一竹筐包子约莫有四十个,十分可口,主持也可以为庵中的师父们改善改善伙食,若是直接买这一竹筐,一百文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