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们便会专门采买桂花,来做各种东西,吃的、用的皆有,最常见的便是广寒糕了。” 沈于归点头。自己去岁时也做了这个吃,今年也是定要做的,届时还可以换了外头包装,将广寒糕放在腾云楼中售卖,也算是“秋日限定”嘛! “除了广寒糕,小生今日前来腾云楼时,还看见街边有买桂花香牌的,又小巧又精致,小生还为娘子买了几个呢。” 方晏如说着,便从自己腰间掏出几块小小的牌子来。 沈于归伸手接过,这牌子触感还算坚硬,小小一块,放在手中,只有四分之一手掌大小。这牌子却也说不上是木制的,若论起材质,倒更像是泥土一般。 这所谓的桂花香牌四四方方,上下皆串着麻绳。这香牌乃是褐黑颜色,表层还印了祥云图案,看起来仙气飘飘。 沈于归将这桂花香牌凑近鼻子,仔细闻了闻。确实,这香牌着实有桂花的淡淡香气,不算浓烈,不过,就是这淡淡的花香才是正好,既不会熏得人脑袋疼,也不会喧宾夺主。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桂花香牌的做工与装饰终究是简单了些。而且,沈于归虽闻不出来这香牌究竟是如何制作的,但闻起来却总有一股若隐若现而又不合时宜的烟火味道,就像卡在喉咙里的那根鱼骨,让人有些难受。 沈于归细细端详了手中的桂花香牌,好奇:“郎君,这便是汴京城中所售卖的桂花香牌?” 方晏如点头:“正是,小生还是挑选了许久呢,娘子可是嫌弃这香牌过于粗糙了?” 沈于归笑着摇头。虽说这桂花香牌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说,着实是有些粗糙了,不过这却也是汴京城中最好的香牌之一了——毕竟当下的条件也就这样了嘛! 不过说起来……这桂花香牌,似乎倒是个好主意…… 只是……若是自己要做桂花香牌,桌上的那么些桂花定是不够的…… · 翌日清晨,每日里给腾云楼送菜蔬的车马源源不断地驶进腾云楼的后门。不过,今日相比平常来说,要多出来一辆车马。 这车也不过就是牛车,走得慢慢悠悠的,看出来这是一头上了年纪的老牛。老牛身后有绳索与板车相连,板车上装着的,却是好几个竖立起来的粗麻布袋。 看着这老牛的模样,拉这车似乎并不太累。不过看着后头的粗麻布袋随时都会东倒西歪的模样,便也能猜出来这麻布袋中所装的并非笨重之物。 待这辆牛车进了腾云楼后门,便自有等候多时的小厮走上前来,将牛车上的麻布袋子装上另一辆早在腾云楼后门等候的马车。将粗麻布袋尽数安顿好后,满载着粗麻布袋的马车方才晃晃悠悠驶出腾云楼的后门,直奔城郊而去。 不错,这几个粗麻布袋中所装的便是桂花。自方晏如提到“入了秋,城中商贾皆买卖桂花“,如此一句话倒是给了沈于归指明了一条方向。 既然城中便有售卖桂花的,沈于归便干脆十分大手笔地将这些尚还新鲜的桂花全买了去。先将这些桂花送去腾云楼,沈于归若是得闲,便要亲自看看,随后直接被拉去城郊瓷窑中。 汴京城郊多瓷窑。本朝瓷器文化盛行,凡是市镇,其近郊必有瓷窑,无论数量多少。 沈于归派人将这些桂花拉去瓷窑,便是有两个目的:一是将部分桂花制成桂花香牌,二是将桂花同瓷器烧制一处,以桂花来装点瓷器中的碗杯匙箸。 至于这桂花香牌,便是沈于归亲自配了几样香料,一同送去瓷窑。做香牌时,新鲜的桂花同沈于归亲手所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