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泠鸢用了许久才将该论功行赏的人的去处安排好,应当擢升的人这些日子也陆续收到了旨意,旁的东西倒是依旧井然有序,幸而她从前代管过朝政,朝堂上的事也大多接手过,此次继位倒是没有给朝堂带来太大的震荡。 “巡盐一职尚有空缺,吏部的名录送上来许久了,陛下还没有定论吗?”林家空出来的差事,都快将人盯出洞来了,不过他们终于也回过味来,有了前车之鉴,对这职位再如何眼红,面上争得分毫不让,将自己的野心表露无遗的实在也是极少。 如今世家出身的朝臣们大多分为两派,一派吵闹着要将与自己政见不和之人的亲信推向高位,将吏部和自己当做傻子,一派为为唯恐避之不及恨不能在朝上一言不发,只求自己能遗忘他们。于是吏部交上来的名录实在都不是什么合适之人。 这些人面上装得倒是极好,好似一副为朝堂社稷着想的模样,其实私下也不少见京中举子,这时节,朝中稍有才名的文官府邸大多热闹,只是有些人的府邸未免太过热闹。 付泠鸢将吏部的名录拿出,不过也就五个名字,个个都是朝中有名会和稀泥的老好人,将这些人放去巡盐,不如直接将盐务下放地方,再不必朝廷去费心的好,“钱邻补了尚书的空缺后,行事越发谨慎,不想掺和进这事上,又交不上真正有用的名录,便干脆挑些充数的,几边都不得罪。这些人亲族关系复杂,哪里就能去巡盐了。此事不急,待有了更合适的人选再定不迟。” 她手边没有太多可信之人,太上皇留下的那些刚正不阿的朝臣也总有更要紧的去处,好在巡盐一职的空缺并不算大,不过也就空出这一个,有周边的代为管顾也是无妨,这样的肥差,即便是累上一些,想必那些人也是愿意的。好在这样的情形不会持续太久,待年后殿试,总归能调动出一些被困在现职的官员,届时再选,便不会有现下这般费力了。 “建康东城热闹得很,连国子监亦是如此,想来陛下是能得偿所愿的。” 国子监一向热闹,今朝因着齐乾泽表露出对寒门学子的过于看重,使得如今只要是毫无根基的学子,都要在国子监门前等候拜访他,他那齐府也快要彻夜点灯了。 他一向是个老实的,每日见了哪些人都是写好了名录往东宫送的,即便叶相域不说,看着日益变长的名录,付泠鸢也知晓他那府宅该有多热闹了。原先将他放在国子监便是想叫他从那里读书的学子中挑些好的记下,免得朝廷错失了良臣,现下国子监里的人没挑出多少,进京赶考的举子们的文章倒是送进来不少。 送进来的文章后边还附有姓氏名谁,籍贯何处,几岁开蒙几岁考中。付泠鸢略翻过几篇文章尚佳的,毫不意外的是,这些举子皆为寒门出身。 她知晓叶相域想提醒自己什么,也知晓他的顾虑极有道理,冲着冬青道,“去告诉齐乾泽,叫他莫要埋没了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不是叫他只挑选寒门学子,莫要自己钻了牛角尖,辜负了孤的信任。” 齐乾泽是寒门出身,心中对相同出身之人总想要拉上一把是免不了的,也正是因着如此,她才一定要在国子监里安插这样一人,只是朝中政务无论是被世家把持还是被学阀把持,都非她所愿。制衡世家控制朝堂,也并不代表她愿意自己再扶持一个什么旁的势力与他们分庭抗礼。如今与她而言,不因出身而埋没任何一个对朝廷有用,对百姓有利的学子,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想要平衡世家与寒门之间,想叫他们相互制衡,以维持朝堂安宁,却又要收那样多的名册,岂不是有违初衷。” 户部是挨家挨户告知将中选人的,这些日子各府都将户部中人当做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