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他堂堂亲王亲自跑这么一趟,他是来说服顾非池回京的。 大行皇帝驾崩,要是新帝迟迟不登基,势必会导致民间生出一些流言蜚语,民动荡。 北伐长狄重要。 京城也同样重要。 怡亲王里早已拟了不知道多少草稿,就听青年爽快地说道:“我可回京了。” “北伐有表哥在……接下来,长狄也不可能再兴兵犯境了。” 现在的长狄既无兵力,也没有那个士气了。 北境自然不需要他坐镇。 回京城,盯着粮草重辎,让表哥的北伐没有后顾之忧,才重要。 怡亲王闻言,如释重负,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 要是顾非池坚持己见,怡亲王也没信能说服他这个一向主意很大的皇侄。 话语间,两人抵达了元帅府的大门口,四名天府军将士守在府外,纷纷对着两人行礼。 顾非池翻身下了马,对着怡亲王微笑道:“京城的事,多谢皇叔和皇叔祖了。” 无论是留吁鹰,还是皇帝,在这个局中都是一种“彼牵制”的存在。 因有皇帝“牵制”着留吁鹰,留吁鹰才会生出趁自己不在京城,蛊惑皇帝,搅得大景内乱自斗的念头。 大景若是内乱,自己又不在,必无暇顾及北境,这是北狄一举南下的大好时机。 足够的利益,才能诱惑留吁鹰去信把长狄王铎辰锋叫来乌寰山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若非如,役至少要多拉扯数年的战线。 而如今,长狄王铎辰锋已然生擒,长狄九亲王已死其三,生擒其二。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接下来,整个长狄必会大乱,再加将士死伤惨重,士气受挫,无论军还是民,必然动荡不安。 长狄无力南侵,就该轮到大景北伐了! 他在长狄,京城那边必是不能兼顾的。 他相信他的燕燕,但他也知道,京城的这场骚乱能这么顺利地平定下来,也是因礼亲王与怡亲王全力站在他这边,毫无私。 顾非池从来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他领了这个情。 “……”怡亲王勒住了缰绳,一时忘了下马,瞪大睛着前方的顾非池,再一次惊住了。 接着,他的唇角不由自主地翘了起来。 这还是顾非池第一次称他皇叔。 他里颇受用,整个人一下子有些神清气爽。 怡亲王匆匆下了马,追了顾非池,略带几玩笑地说道:“回,你皇叔祖还在我跟前炫耀说,你亲口叫了他一声皇叔祖,高兴得他差点没跑去太庙给祖宗香。” 顾非池但笑不语,沿着元帅府的庭院往前走。 着他清冷的侧脸,怡亲王里暗暗叹气,觉得礼亲王说得对,阿池对宗室的确不亲近。 但是,从谢家和无端的事就能出来,阿池这孩子重情重义。 他们对阿池好,他也会在里的。 就像现在,这孩子不是叫他皇叔了嘛。 怡亲王摸了摸下巴,笑得欢,又道:“阿池,你的太子妃真是挑得不错,聪慧机敏,这次若不是有她在京城主持大局,任那些蛮子在京城所欲,这后果不堪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