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收到了!我还当是哪个大官刺史来了我这座小庙!竟然是你小子!上封信里怎么不说一声?罢了罢了,回来就好!我早就说你是有大出息的,自小就看得出来!还有你爹,高兴得什么似的……哦对,我光顾着拉你说话了。”周安赶忙吩咐佐官去叫孟宽来见见儿子,这当口又嘘寒问暖,忍不住询问是否有缺东少西之处。 早在七年前孟苍舒离家入京师太学求学时,因父亲不过是置所内一小小的置佐,负责整理文书通令和抄录文牒留档等琐事,连品级都没有,俸禄自然微薄。 周安生怕他在远处无依无靠受了欺负,到时连个可使唤的富余银两都无,临行前拿了不少银子私下塞给孟苍舒,只要他别太委屈自己安心读书,这几年也常有周伯伯与父亲的包裹银子送来,孟苍舒心中感念,见关切自己的人渐已老迈,心中伤怀,酸涩之余忙取出自京师永都带回的礼物递给周伯伯。 周安刚接过东西还来不及夸大侄子懂事了,就听一声嗷呜叫嚷,紧跟就是一个黑影抽打过来。 还好孟苍舒反应快,迅速躲过去,再看地上滚了几圈落定的黑影竟然是只旧鞋履。 “你……你个小子!年纪长了,胆子怎么也跟着大了!” 踩着一只鞋怒冲冲跑至近前的不是别人,正是孟苍舒此世的父亲——孟宽。 孟宽面容白皙,虽有斑白自头上至鬓梢,却仍显得不像个二十来岁小伙子的生父。可此时因急及气,白净脸盘已是通红。 孟苍舒秉承太学老师传授过“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礼孝原则,拔腿就跑。 鉴于自小他爹没碰过他一根手指头,眼下一只鞋劈头盖脸打来的程度已是“大杖”中的“大杖”了。 孟父一跳一骂,追着孟苍舒跑出十几步远:“好啊你小子,才刚有点出息受点重用,就敢偷偷摸摸搞这种事!” “爹,绕个小路,不耽误事的!” 孟苍舒当然知道按照规矩,他必须得直达赴任地点,绕路经此确属不妥,不过其实朝廷只怕他不接这个烫手山芋,怎么会计较他绕路一趟的小事?但这个道理他说了父亲也不过白白担忧,倒不如傻傻一笑,装个狡猾可爱的儿子蒙混过关。 孟宽其实也舍不得打自己的儿子,追到了不过揪住孩子的袖子,正打算轻轻锤两下以示父亲对儿子应有的训诫,却久久落不下去,只看儿子如今阔别多年的面容,眼泪便涌了出来。 周安笑着摇头,也擦去眼角的泪,吩咐佐官今日加两个菜色,便离开了。 长岭置因地处并非紧要,升迁也并无太多机遇,多是本分的老吏克勤而定守在此处,因而人员调动极少,大多都是十余年的吏员,自然认得自小在此长大的孟苍舒,加之前几日大家都知晓他如今得了朝廷赏识而年纪轻轻便任职两千石的消息,都真心真意上来祝贺。 孟苍舒一一秉礼谢过,卸下马车上的礼物分发。 就这样忙到夜里餐饭后,他才有时间单独与父亲对坐叙话。 “我儿自是人中龙凤,早些年乱世不定,耽误你开蒙读书,可你竟一点也不落于人,你娘天上得见也是必然含笑九泉的……哦对了,可给你娘上过香了?” 孟宽此时面颊的微红是因为浊酒的醺气上涌,而提到亡妻,更是眼眶也红了大半。 “上过香了,进屋第一件事就是和娘报个平安说这个喜讯。” 孟苍舒替父亲夹了些佐酒的小菜。 其实,他从没见过自己这一世的娘亲,但孟宽对儿子几个月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