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怕了,他又怎么会怕呢?他这是担心给了楚国可趁之机,所以这才愿意与子产大夫和解的。 当然,特意提及楚国的另一层含义:对了,可别忘记了他丰段的身份!楚国的令尹王子围,那可是我女婿! 李然心中了然,可面上却仍是波澜不惊。只听他是淡然回道: “此事然确有耳闻。” “只是未曾想到子皙大夫素日里与伯石大夫那等交好,而今翻脸之后却也是这般决绝。” “不过,子上大夫想来也知道的,然在朝内不过是一介行人,于此事,只怕也是帮不上什么忙呀。” 想他李然出手帮忙,哪有这么容易? 当初驷黑与丰段暗中投毒,制造郑邑疠疾之祸时,他们怎么就未曾想到今日会有向子产求饶和解的时候?  -->>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此时两人反目,你丰段这才醒过来?未免也太迟了些吧? 再说了,你丰段拿王子围来唬谁啊?王子围是什么样的为人,我李然难道不比你清楚? 如今楚国王子围是刚刚当上盟主,这瘾都还没过完呢,他会为你丰段这样的人再来问罪郑国?想多了吧? “子明谦虚了。” “你在郑邑何等的分量,明眼人可都能看得出来,咱们今日明人不说暗话,带既然找上了门来了,那便是寄希望于子明能够从旁相助,还请子明是万莫推辞。” 驷带似乎并不明白李然的潜台词,只是觉得李然乃是在在那象征性的谦辞。 李然旋即面露“为难”之色。 “那……大夫究竟是想让李然做些什么呢?” 李然再试探性的如是问道。 驷带闻声,当即竟以为李然此言已代表他是答应了下来,兴奋之色于眼中一闪而过,并是正色道: “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伯石大夫不愿与子皙大夫分庭抗礼,更不愿与子产大夫为敌。” “故本卿希望子明能够从中斡旋,向子产大夫提议,现下朝堂之上的六卿顺序,可通过盟会誓告的方式给定下排位。” “以免得总有旁人在那造谣毁谤,说伯石大夫是欲将子产大夫取而代之。” 终于是聊到了正题。 所谓的誓告,就是在祭祀天地,亦或是祖先之时,于誓言之上,说列各卿大夫的名字,排位靠前者即意味着相对更是位高权重。 由于这“誓言”是要上达天,下及地的,所以等同于是将座次排名向天地神明都宣读了一遍一样。变相的强化了座次排名的合法地位。 这的确是一种解决卿大夫争权夺利的好办法。而这方法若是放在以前,也的确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 但这种方式,在如今看来却是明显缺乏约束力了。 毕竟时代不同了。 在这战乱频发的年代,即便是诸国的盟会,都已很难对全天下的诸侯起到一定的约束力,又何况一个国家内几个卿大夫的盟会誓言呢? “哦?此乃伯石大夫的意思?” 李然再度试探性的问道。 驷带不禁又点了点头,并郑重道: “伯石大夫也知道子产大夫如今定是疑他怀有二心的,故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子产大夫相信他丰伯石的为国之心,以及对子产的执政卿之位是绝无想法的。” “虽说,伯石大夫在朝堂之上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