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嗨,宇宙之大,天地之阔,纵是圣王二帝也总会有头疼无奈之时,又遑论我等凡人之躯?” “李然此生之所为,只要能贞而不改,不违本心,纵死亦可无悔矣。” 听得这些,难道李然这是准备躺平了? 当然不会 李然自到了曲阜之后,便再无任何躺平的想法。 李然的这一番自言自语,无非是在提醒他自己:纵是身处纷乱之中,亦不可随波逐流,忘了本初。反而是更应该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能迷失了对于伟大目标的追求。 当然,他所谓的“伟大目标”,并不是要成为那种拯救黎民于水火,挽救苍生于倒悬的英雄。 或者说,并不完全是。 因为他明白,这个世界无论诞生了多么伟大的英雄,最终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而他李然所要的,并不是逞一时之英雄,而是一条能够不朽于世的太平之道。 何谓“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也! 立德:创制垂德,博施济众; 立功:拯厄除难,功济于时; 立言,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 第236章_恐怕是场血战 对于伍举而言,如今将李然与楚国给有意无意的捆绑在一起,应该算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对李然彻底的放下戒心。 也正因为如此,此次对舒鸠之战,他才会向楚王提议,要让李然一起随军出征,并迫使他从旁献策献计。 对此,李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翌日,在三两名偏将,以及向导官的陪同下,伍举,李然,孙武三人从离城出发,顺着斥候所探查过的方向缓缓往舒鸠的方向靠近。 这不来不知道,来了以后李然才猛然发现,越是靠近舒鸠,附近的地势便越是复杂,山川河流,纵横交错,深林峡谷,星罗棋布。 自舒鸠方圆十里的范围内,除了一条官道外,再找不到任何一条可以容得大军通行的道路。 而这条官道,非但是颇为崎岖,而且也不甚宽阔,仅能同时并排两辆兵车通过罢了。 显然,想从此处以兵车进军,真是极为艰难。 李然站在一处半山腰,举目四顾,但见除了四周的山峰林立外,他几乎找不到半点附近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可见此处地势之崎岖,根本无法令大军在此处铺成应战。 “只此一条道可以通往舒鸠么?” 李然显得有些不敢相信,当即朝着伍举问道。 伍举闻声,点头应了一声,随即又是眉头一阵紧锁。 “舒鸠之前虽是我楚国的附庸,然与我楚国之间,一向是不甚往来的,除了平素里的朝贡,盟会之外,其实也甚少往来。” “再加之此间山峦起伏,又有旁流众多,若要在此修建道路,花销亦是巨大,故此从我楚国至舒鸠的官道始终便只此一条。” 楚国在自己的国内,其实是修建了大量的官道,可是在连接舒鸠这一块,由于路途遥远,所以是鞭长莫及。 当然,另一方面,也要归因于楚人向来的狂傲自大,始终认为舒鸠,乃至是群舒众邦,都不过是附属小邦罢了,所以定然是不敢背叛楚国的,故此之前都并没有太过在意。若放平日里,连接舒鸠的官道仅此一条,倒也已经够用。 只不过,随着东边吴国的崛起,显然,楚国对于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