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有私心,楚铮能考上好事,尤其在明玉和镇北侯亲之后考上,外人只会说这门婚事好,加上楚铮直以来和燕国公府走得很近,别人只会夸赞明玉。而等楚堪疑知道了,会对燕国公府心存感恩。 沈氏倒不担心楚堪疑的品性,个为了百姓在边关近十年的将军,品性怎会差。 楚铮未来要从军,能识字看书就行,的确不需要在功课上有多大建树,但沈氏还希望能好好,书中有很多道,生母不在了,她没办总照顾,还得靠自己。 “外祖母说的我都有记在心里,”楚铮道,“我会好好的。” 中午楚铮留下吃了顿饭,燕明荞跟块儿吃的,她说了好几句漂亮话,楚铮挺得意的,“里面有你的功劳,改日带你去骑马。”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怎么楚铮脑子里光想骑马呢。 燕明荞先应下了,她和楚铮都约了好几次骑马了,不多这次。 不过她得继续上课,放假几日没什么空,骑马不什么时候呢。 从四月到五月,时间过得很快,过了端午节,天气越来越热,燕明荞虽然不怎么爱吃粽子,但很看重这个习俗。 她亲自端艾草水把屋里角角落落都熏了遍。 然后手上系上自己亲自编织的五彩绳,还送了沈氏她们人条。 听说这个能辟邪,加上她自己的心意,肯能保佑家中亲人平安顺遂的。 燕明荞还给燕明轩留了条,她想,大哥哥这个月应该能回来吧。 只,她没等到燕明轩,而先等到了从南方回来的陈越州。 陈越州五月中旬回来的,不回来,茶包都要断货了。 陈越州拿了千五百两银子,总共带回来五千多斤茶叶,雨前龙井、乌龙茶、大红袍,有燕明荞要的价高的,有两十斤的。 春日多雨,为了不让这些茶叶淋雨霉,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 千五百两尽数花完,林枣那边,茶包快卖完了,卖完不仅意味回本,还意味赚钱,燕明荞投了千五百两,这月月初算总共流水二千八百余两,净赚千百余两。 等全卖完还能加百多两银子。 茶包的利润在五成左右,第次做生意,走了不少弯路,茶包都重新做了好几次,浪费了不少茶叶和纱布袋子。 这回来,应该会更容易些。 陈越州还带来个消息,茶庄的人问,要不要做长期买卖。 那边有这个意思,知道陈越州做不了主,以让回来问问。 茶园的茶叶并非每年都给卖光的,并非块都适合种茶采茶,那边茶农估算亩差不多能产百多斤的茶叶,整座山二十来亩,年收几次,能产两千多斤茶叶。 陈越州在这家了八百斤新茶,两银子斤的百斤,剩下的两银子五斤,总共花了四百两银子。 年卖两千斤茶,而陈越州次走了八百斤,对茶农来说,们算大主顾。 签下长的单子,以后就不用担心茶叶销路了。 燕明荞知道陈越州说的哪家,她道:“这家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