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梨攸第三次逃离万魔窟,在凡界市集游荡了小半个月,碰上观音庙会。 庙会从拂晓开始,轰轰烈烈持续了整整一日,到了黄昏时分,市集灯火通明,各样活动反而声势更大,气氛愈发热烈。 赵梨攸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过腰鼓、高跷、龙灯、舞狮,吃了冰糖葫芦、酒酿丸子,心头畅快又惬意。 她爱极了人声鼎沸的热闹,又喜欢流光溢彩的灯火。她甚至羡慕街头巷尾的花灯,幻想着倘若自己可以变作一盏灯也是好的,明亮温暖,光彩夺目,这样就不用再回到那个冷冰冰又黑压压的地方去。 她想得出了神,没注意到身边的人群忽然躁动地向前跑,冷不防被一根红木跷绊倒在地,连忙抓住那木跷,抬头问:“你们这么着急干嘛去?” “走开,别挡着我。”那人不耐烦地拽回木跷,偏头露出一张涂满脂粉的红脸,脚步顿了一顿,竟又转身蹲下来扶她。 “姑娘不知道吗?观音祭马上要开始了。”红脸高跷艺人朝她靠近,作势要拉她一把,声音带着点谄媚,行事风格和刚才判若两人。 兴许是迷上了她那双水波潋滟的眼眸? 赵梨攸无暇联想,撇开那只手自己站了起来,好奇道:“观音祭是什么?” 红脸人收了高跷想带她一起走,“年年庙会,宝禅寺都要祭拜观音菩萨,有缘人可以向菩萨许愿,若菩萨显灵,心愿必能……” 许愿?显灵?听到关键信息,赵梨攸拔腿就跑,钻进人群,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急匆匆赶到宝禅寺门口。 传闻中,三百年前宝禅寺内曾有观音在诞辰之日以真身示人,为信众指点迷津,引来无数人狂热追捧。自那以后,宝禅寺便在观音诞辰之日举办庙会,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无疑是观音祭。 赵梨攸学着别人的模样掏钱请了香,才获准进入宝禅寺。 寺内佛塔林立,宝殿庄严,透过袅袅烟火望去,中轴线上有一座五丈高的白玉台,乃是观音台。观音台下一丈开外有三重玉石栏杆隔离,栏杆之外,众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阿婶儿,你们挤在这里做什么?怎么还不拜观音?”赵梨攸问身侧那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拜,也不是在这里拜。”大婶儿瞧她模样乖巧,乐意给她解释,“每年观音祭上,只有一位天定的有缘人,可以登上观音台,跪拜在菩萨跟前祈愿。” “如何知道谁是天定的有缘人?” “诺,到灵台那里抽签,抽中‘妙缘’的便是有缘人。”大婶伸手指向人群最密集处。 赵梨攸顺着那手势望过去,根本瞧不出灵台是什么模样,只见到密密麻麻的人围在一团掏钱袋子,她忍不住问:“那妙缘,是靠钱买的么?” “瞎说!妙缘自然是靠善行结的。每个人只能抽一支签,那点钱怎么能叫买卖呢?不过是捐点微薄的功德。”大婶儿白了她一眼,仿佛透过她美丽的外表看穿她“俗气”的灵魂,不再和她走在一处,像是怕被她玷污了自己的妙缘。 赵梨攸也不计较,只加快脚步走向排队抽签的地方。原来灵台便是一张宽大的白玉桌,其上供着八个柏木签筒,从左到右依次写着八个大字,连起来正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一条长队曲折蛇形,众人双手合十缓缓挪步,边走边念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行到功德箱的位置,才摸出钱币交到一位圆脸法师手中,随后从八个签筒中抽出一支签条,再双手托住签条,递给另一位法师,由他揭晓签文。 这抽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