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上去... 罗旋这一阵子,在有意识的在和戴红梅拉近关系。 不为别的,只为罗旋看上了她....…… 她家里那个“代销店”。 平日里,这个小小的代销店没什么出奇的。但以后到了困难时期,这个小店,就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罗旋现在并不确定,以后自己到底能不能在“代销店”里掺上一腿。 但提前布局,总归是不会错的。哪怕最终弄不成,罗旋又不会损失什么。 管它有枣没枣,罗旋都准备先打一杆子再说。 买好香烟,罗旋回家把烟分发给帮忙的匠人们,然后就坐在屋檐下,低声问生产队长彭志坤,“三表叔,你说哑巴他到底哪来的粉条?” 罗旋所在的县市,没有种植土豆的习惯。 所以这一带地区农村人做粉条,就需要用到红苕,或者是玉米。 玉米成本高,供销社的粉条厂,一般会拿玉米来做成玉米淀粉,而不会拿去做成粉条。 今天罗旋从哑巴手上买回来的粉条,就是用红薯粉做成的。 “不晓得啊,哑巴做事怪得很,哪个猜得透他哟!” 彭志坤抽着罗旋递给他的“红梅”香烟,贪婪的深吸一口,然后才一点点的缓缓把烟雾吐出来。 “哑巴他家成分好,又是廖大队长的叔伯兄弟,他自己人又勤快、还有几门技术傍身。” 彭志坤低声道:“他的水,深的很。大队里谁也猜不透他手上,到底还有些啥金贵玩意儿。” 哑巴时常会往外卖粮食,大家都知道他的粮食的来源,这个不奇怪。 但他也在往外卖粉条,就让罗旋百思不得其解了。 生产队里到了深秋时节,等到红薯大丰收的时候,也会拿出来一部分红薯。 然后组织人力物力,把一部分红薯做成红薯干、红薯粉条之类的。 红薯干可以充作“战备粮”。 而红薯粉条,则作为生产队社员们的福利发给大家。 粉条耐储存。 在社员们缺粮的时候,可以当成粮食充饥。 罗旋对哑巴手头上的粉条,很感兴趣。 所以追着彭志坤问:“三表叔,哑巴年底分到手的粉条,和大家是一样多的。现在红薯还没有出来,他的粉条,到底是咋样来的呢?” 彭志坤以前,真还没留意过这个事情。 现在见罗旋追着自己问,他只好低头想了想,然后缓缓摇头,“具体的情况,我也搞求不懂。或许是他手上粮食多,自己在家里弄出来一点粉条卖吧?” 做粉条没什么技术含量。 哑巴手头上的粉条,确实有可能是他自己在家做出来的。 要想制作出来粉条,需要先把红薯磨成浆,然后用纱布包起来,不停的加水过滤。 然后将过滤出来的,富含淀粉的水盛在缸里搅拌、沉淀几次,弄出水淀粉。 接下来再在淀粉里,加入一点点白矾,然后将它弄进漏勺里,用木锤不停的击打淀粉,使其从漏勺的孔洞里流出去。 而漏勺下面,是一口烧着滚水的大铁锅。 淀粉丝进入滚水之后,就会凝结、变得透明,同时韧性也会增加。 加热好了的粉条,再过一遍凉水降温,到这个时候,粉条就算做成型了。 接下来把水粉挂在竹竿上晾干,粉条就算彻底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