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饭,各自再喝上一小碗豆腐汤,搜搜缝。 “舒坦!” 姬续远摸摸自己的肚子,满脸心满意足的感慨道:“看来这个吃饭呐,还得大家伙儿坐在一起,你争我抢的,粗茶澹饭也能吃的人舒舒服服的。” “嗝~” 华阳老道也笑道:“咱这南华宫,想当年,每日里前来吃斋饭的善信,那是摩肩接踵。 整个饭堂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哪一天不蒸上个十大甑子饭,都应付不下来这么多的香客。” 姬续远摆摆手,“你呀!真是如同这位小哥所说,朽木不可凋也!” “如今是啥气候,扯什么‘旧’,的?但凡提及一个‘旧’字,都是不好的、是会被所有人鄙弃的。” 姬续远道:“如今是新时期、新社会,大家都追求过上一种新生活。牛鼻子你要是还总是怀念以前的‘旧’日子,老是拿旧事出来重提的话....我估计总有一天,你会随同旧日的一切,被大家伙儿毫不留情的埋葬!” 这个时期,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 在大家的观念认知之中,确实如姬续远所说的那样:只要带着个“旧”字的一切人和事,都被认为是落后的、是不好的。 现在,大家都在拼命追求一些全新的东西。 不仅仅如此,甚至带着“小”的人和事,同样也是被大家所鄙夷、会被大家看不起的。 比如说立下的志向要大,干什么事也要大;做什么工程,同样也是要大! 炼钢要大,成绩要大。 连干活,也得大。 刚才在灶房门口,罗旋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就是在提醒华阳老道看不清方向、对事态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罗旋这是在提醒他,说他对风向变化,华阳老道没有保持足够敏锐的嗅觉。 对俗世向来不感兴趣的华阳老道,没意识到这些问题。 但在红尘里打滚多年的姬续远,却知道罗旋刚才的话里面意之所指。 吃完饭。 罗旋怀里揣着一本《通玄真经》的手抄本,心满意足的出了南华宫的大门。 灶房里, 姬续远低声问华阳老道,“方才你摸骨摸的如何?” 华阳笑道:“唔,还不错。此子的根骨奇佳,就是太虚了一些。” 姬续远沉吟道:“身子骨底子不错便好,至于虚了一些,以后教他几套八段锦以强身、一套‘冲虚内息功法’以健体,慢慢调教他就是了。” 华阳老道和姬续远二人,在屋内说话。 而此时,罗旋与杜娟已经出了道观大门。 杜娟问罗旋,“咱们来借用一下这道观里的锅灶,给人家捐上一些米面,也是应该的,你怎咋还拿别人的书呢?” 罗旋笑笑,“我这不是拿,是借。我借来看看,使得他们道家的思想得以传播开去,让他们道家的学说能够传承下去,这也是好事儿啊。” “哦,杜娟姐,昨天我让人给你家捎去的暖水壶、香皂,还有洗头用的洗发膏,这些东西,你们都收到了吗?” “收到了。我还用了哩!不信你闻闻?” 杜娟一边笑着回答,一边把头凑近罗旋,“这是啥洗头膏啊?可真香。让我猜的话,这一定很贵吧?哎~你也是,干嘛买这么贵的东西?” 罗旋侧开身子,“收到了就好,我还担心你动身走的早,和那个替我捎东西的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