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在座的除了刘富贵,说话的分量很足之外。 罗旋绝对也算得上,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了。 因此, 刚才刘富贵和罗旋在谈话,在座的人都竖着耳朵,静静聆听。 此时, 武装部干事听见罗旋这么一说,不由很好奇的问:“粮食储备库里面,当然有粮食。可那一般都是战略储备粮,谁敢去动它?” 罗旋回道:“不管它是什么粮食,都有保质期。储备库里面的粮食,每年都需要更新一批。那淘汰下来的陈化粮,就得将它处理掉。” 干事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一个库里面,每年上万吨的往外处理陈化粮,其中流失一部分到民间,也是很正常的。” 农机厂保卫科干事问:“那从工地上流失出来的粮食,又是怎么回事?” 罗旋解释道:“那些特大工程,动辄是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在施工。 其中的人员流动也会很大。 哪能做得到那么精准的计划,每个人的口粮? 若是遇到有心人,增增减减几百名人员额度。似乎并没有多难吧?” 在这个时期, 有一些大型的涵洞工地,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工地,特大水库工地。 那里面劳动的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所以他们都是吃最高额度的粮食定额。 但这个定额,是指的上级拨付粮食的标准。 这些粮食,最终是进入了工地上的食堂,而不是被这些干活的工人给拿走了。 想一想:一个5000人的工地上。 那些食堂要想“节约”下来一点粮食,那简直就是太容易了! 一个人,每天节约1两,那就是500斤粮食。 早上熬粥的时候,多掺两瓢水;要不就是搞个什么‘双蒸饭’。 (双蒸饭,请自行找度娘) 只要食堂的负责人随便想个办法,让每个人都节约下来1两粮食。 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一天500斤,1个月呢? 更何况在这个时期,很多深山老林里,都在新建各种各样的矿场、发射场、试验场... 整个巴蜀省,到处都是工地。 在这个追求大,而且要快的时代,一场“突击建设大会战”,几万人规模的工程,比比皆是。 像这种特大工程,一天节约下来几千斤粮食,都不是什么难事。 遇到有心人,从中间弄出来那么一丢丢,涉及到的粮食数额都不会是个小数目... 大致上解释清楚了、那些粮贩子手头上的粮食来源之后。 刘富贵开始把话题,故意往目标上引:“那也就是说,这市面上流通的粮食,都是从别的地方,进入到我们红星公社地界上的啰?” 罗旋点点头。 “哎呀!” 刘富贵一拍大腿:“那这是好事情啊。青蛙市场上的粮食越多,价格就会越便宜。那大家伙的日子,不就能过得更好了吗?” 罗旋一拍桌子, 满脸的愤怒之情:“可我们身边,也不知道有哪些家伙,他偏偏就见不得大家过得好? 他娘的,非得把乡亲们好不容易,能够看到眼里的粮食,偏偏要给人家夺走? 看得见、却买不上,你说气人不气人?你说稽查队这些王八蛋,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