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红星农机厂,已经升格为荣威县里的明星企业了。 拥有5,600号职工的农机厂,凭借着罗旋的能量,要往厂里面调动一个人的工作关系。 确实很容易办到。 其实王兵和彭勇,两个人当初之所以选择,学这个机械专业。 他们本来的目标,就是冲着能够进入到红星农机厂,去当一名端铁饭碗的车间工人。 在这个年代,只要能够进厂,成为一名正式的工人。 那就意味着这一辈子,自己以后的生老病死,就彻底有保障了。 要是两口子,都能进同一个厂工作的话。那绝对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流口水的“双职工家庭”了。 那今后的小日子,美滴很! 不得不说,王兵这家伙的如意算盘,果然打的不错。 如果一个人没有远大的抱负,没有崇高的理想。 那就像王兵这样:低下头来将自己的小日子规划好,其实也不失为一种理智、务实的作派。 4个人就这么一路往前走。 王兵一直就像个犯了花痴的神经病,不管那些女学生,理不理自己。 他都得热情的上前打个招呼,自报家门。 害的彭勇,这一路上都只能以手掌挡住自己的脸庞。 恨不得让全校的师生们,都知道一个事实:自己和王兵那家伙不认识、自己和他没有丝毫的关系。 而走在队伍最后的周健,则像一个受气包: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对着那些女同学点头哈腰。 自作多情的,替王兵向她们道歉... 这一群人当中。 也就是罗旋这一次,表现的像个正常人。坦坦荡荡的走在队伍当中,直奔学生食堂而去。 在食堂的后勤处办公室。 一位烫着卷卷发的中年妇女,和一位中年人,正坐在办公桌后面,替学生们办理《在校学生粮食供应凭证》。 现在已经正式进入票证时代,无论想做个啥,都得有票有证的。 “请问这位同学,你是将这个月的粮食定额,全部兑换成食堂里的饭票,还是只兑换其中一部分?” 烫着卷卷发的妇女,显然是学校里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 当她等到那位中年男人。 将罗旋的各种证明,仔细查验。、且发放给了罗旋一本粮食供应凭证之后。 卷卷发妇女抬起头来, 开口问罗旋:“粗粮只能兑换粗粮饭票,细粮也只能兑换细粮的饭票。不过你粮食本上,其中有1斤粮食定额,是无法兑换的。” 罗旋点点头:“都给我兑换成饭票吧。” 用粮食供应本上的粮食,去兑换学校里的饭票,每1斤粮食,是需要补3分6厘的差价的。 至于这个差价,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那恐怕只有计划委的,钟主任他们那样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定价机制了。 反正别人制定出来的规则,大家伙儿就只能执行呗。 最终, 彭勇和王兵,也是将他们的粮食,都兑换成了饭票。 半个小子吃垮老子。 每个月31斤的粮食定额,对于王兵和彭勇来说,也就只能吃个8分饱。 这两个家伙,每个月吃完自己手头上的饭票。 还得时不时的,跑到学校外面的饭馆里面去,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