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日子。” “而在我们这边呢,擅长进行经济建设的人才,太少了! 尤其是那种能够因地制宜、而且敢想敢干,有魄力、有冲劲的经济建设型人才,那就更是比铀矿还要稀缺。” 赵主任满是殷切的看着自己的得力助手,语重心长的嘱咐道:“现在呢,好不易冒出来一个插队知青罗旋,目前看起来,他倒是一个善于搞经济建设的好苗子。 以后与罗旋同志有关的事务,还希望你能够多留意一下,遇到什么问题,也好及时跟进。” “是。” 小廖郑重点点头,随后开口问:“主任,我听说那个罗旋办的化妆品厂,现在与我市第一百货大楼之间,好像发生了一点小冲突...” 随后, 秘书小廖把“兰花花”化妆品,想要在“驼城市第一百货大楼”洗涤日化柜台,派驻“厂家促销员”受阻的情况,向赵主任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 原本按照廖秘书这种层级的工作人员,他是不可能去关心区区一个小厂,与百货大楼之间那点小事情的。 但因为赵主任需要把罗旋,给彻底剖析透、需要把罗旋的行事风格和他背后的逻辑关联,给搞个明白。 所以秘书小廖这才事无巨细的,把罗旋的一举一动都给调查了七七八八。 尤其是前一阵子, 罗旋主要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化妆品配方改良、搭建销售网络、培养销售团队方面。 因此,向来做事非常细致的廖秘书,才把这点儿小事情,都给调查了个清清楚楚。 “有厂方派出专门的销售人员,去别的单位上帮助销售?然后人员工资,还是由厂方承担、但利润却归销售单位?” 对于向销售单位,派驻“促销员”、“导购员”这种源自后世“决胜终端”理念,而衍生出来的销售模式。 赵主任也是头一回听说。 只见他皱眉沉思片刻,随后勐的一拍大腿:“哟呵,罗旋这家伙!他这一套歪招,倒是够高明、也够狠呐!” 赵主任阅历丰富,他一想稍稍就明白了,罗旋那种所谓的、站在柜台旁边的“促销员”厉害之处。 在这个时期大家伙的脸皮都比较薄,互相之间都比较尊重。 假如一位顾客,前去日化柜台买东西。 而这个时候有一位长的漂漂亮亮、穿的整整齐齐的女同志,很是热情的向她[他]询问:那位顾客皮肤怎么样啊。 因为什么而引发了冻疮,或者是皮肤干裂之类的。 等到“促销员”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之后,那位女同志便显得很是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向他推荐某一款、最适合他的产品。 往往这个时候,顾客多半就会选择相信对方,从而根据对方的建议来选择自己需要的护肤品。 可别拿后世,大家一进超市,不喜欢有促销员围着自己问东问西、推销这个,推销那个的。 要知道:这是六十年代末期! 在这个时期,顾客们的消息来源有限,99%的人对于任何一款产品的特性,根本就不了解。 影响他们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就源自于营业员顺手递过去是什么护肤品。 或者是她们身边的人,用过之后的口碑。 那个时期的顾客,很容易盲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末端拦截、什么叫做终端推销。 别说在这个信息极度不发达的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