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不用担心车辆安全的问题。 不仅如此,你们信息部的工作人员,还积极的帮我们招揽货源。 这样一来,等我们回去的时候,多多少少还能拉上一点货。 不仅能给单位创造效益,而我们自己又还能挣一点辛苦钱。” 在这个时期, 货车的拥有单位,如果另外接到了货,不管运费高低。 这和司机是没有多少关系的。 反正他们都是拿死工资,另外拿一些出差补助拿、住宿补助之类的。 而这些补助规定的相当的细,它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的。 比如说什么级别的司机,应该住什么样规格的旅馆? 每天出差补助的生活补贴,又是多少钱? 每一个细节,都规定的非常、非常的详细。 这倒不是车辆的拥有单位制定出来的,而是依据有关部门统一列举的补助标准。 所以说在这个时期管控之严格、之细致,绝不是一句空话。 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当中。 只不过,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没有人会看着有钱赚的机会,而白白的浪费。 所以像这些司机在返程的时候,偶尔遇到了有货主需要拉货。 他们也是会接单的。 只不过这种事情不能明着干,也不能明说。 这就导致司机们,在拉私活的时候,所收到的运费,全部都落入了他们自己的兜里。 大不了他们在其中拿出一点点来,给单位上的车队调度员、还有车队长之类的人。 偷偷的塞上两包烟,或者是一些外面的土特产。 这样就能达到雨露均沾,有好处大家一起赚的目的了... 而拥有车辆的单位,却得白白多损失一些柴油,和车辆损耗。 如今有了这个,网点遍布塞北的货运信息服务社之后。 司机们的货源,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而是变得更加的稳定起来。 虽然说信息服务社,给每一辆货车揽到了货源后,就会打电话通知车辆的拥有单位:“喂,某某某单位吗? 贵单位车牌号为的货车,这一次从德绥县返程,拉了有3吨杂货,到驼城热电厂。 运费为230元...敬请知悉。” 货运信息服务社这么一搞,司机的所在单位就知道了:他们的车辆在返程的时候,又揽了一笔生意。 这些单位,就会给司机按照2:8,或者是1:9比例,发放“提成”。 不过他们那些单位,是不会说“提成”的。 因为在这个时期,“提成”两个字是敏感词。 ——人和车都是公家的,凭什么一个私人敢拿“提成”? 单位平时没给发工资? 但是实际上, 那些货车拥有单位,会以其他的名义把这个提成,给司机算进去。 要不然的话, 等到下一次的时候,货运信息服务社,就不会打电话通知对方单位了。 这样一来, 这些车辆的拥有单位,就会白贴柴油,白貼进去车辆损耗。 而且最终还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