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如此客气,定金既已交付,便是对这茶极为满意,我家主人托我过来买茶,除了中意楚家的茶叶,额外还想求另一样东西。” 映棠抬手请她继续,“但说无妨。” 那妇人说道:“茶楼有一样茶点,名金玉紫苏糕,我家主人偏爱这一道糕点,只是往常打发我们过来买,总是难以买到,故而她叫我问一问楚老板,可否将这糕点的配方售出,价钱随楚老板定,无论多少,我家主人也愿意买下。” 凡特殊配方,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力求独一无二,即便不能,也图以稀为贵。 她求的这道金玉紫苏糕,是茶楼特供的一道糕点,从前朝一位老御厨手中买下,融入茶粉制作,每日清晨供应,但因制作工序繁杂,所售有限,所以买不到也是常有的事。 只是这配方买卖却要慎重,如若碰上对家前来探底,卖出去反而亏损。 映棠只好先拒绝,“金玉紫苏糕是我茶楼招牌,有幸得贵府主人赏识,只是这配方售卖一事,恕我直言,于我茶楼生意而言,有外泄之嫌,这桩生意谈起来,怕是这配方售价定的再高也难以权衡。” 做人留一线,映棠也知道若这时候贸然拒绝,对方恐怕面上也不好看,本是出来办差,若不成,回去也不好交待,便就绕了一道弯,寻了个折中的法子,“贵人买下临泉雪芽,茶楼为表谢意,愿每日留下一份金玉紫苏糕,只消派人来取便是,不必等候,不知此法可能接受?” 对方既说难以买到,那映棠就替他们省了这道麻烦,岂不两全其美。 妇人略一犹豫,捧起茶盏并不说话。 这时候,赏景台上的说书先生归位,一拍醒木,满桌皆静,都被这动静吸引,侧头看去。 说书先生一清嗓子,高声起势,“有劳诸位看客捧场,今日书接上回,说到这柳公子猎场箭惊佳人一章,不知各位可还有印象。” 场下人道:“且记得呢!” 妇人见故事开场,回头冲映棠微微点头,稍含歉意道:“容我先听一场可好,楚老板方才提及之事,我还需考量一番。” 映棠哪有不依之理,只好颔首应下,因也无事所做,又瞧这妇人对故事格外感兴趣,索性也转过身去,随她听一场。 说书先生继续道:“这柳公子本是骑射具佳的青年才俊,怎料一时疏忽,箭矢飞出猎场,竟然射中了杨家三娘手中的团扇,误惊佳人,柳公子匆忙追出,惊觉竟是那日画舫斗诗会上的魁首,眼前之人分明是女扮男装,柳公子心下生奇,便想邀杨三娘再赴诗会,以证心中猜测。” 台下人问:“这三娘子可就这般答应了?” 说书先生道:“非也非也。杨三娘自然不好答应,于是说‘这自古男子独席哪有女儿郎去的道理,我乃是清白人家出身,万万不愿赴公子这般诗会,何况公子才用箭中了我的扇子,如何又将话扯到诗会上,怕不是故意戏弄于我,’柳公子见三娘子拒了邀约,心知自己此举孟浪,便只好道歉离去了。” “只是他猎场一见,便对杨三娘倾心,又因诗会斗诗一事,倾佩三娘子才情,便办了数场诗会,可这三娘子却一直不肯露面,柳公子心灰意冷,只道是自己唐突了佳人。一日,这柳公子打马经过衣阁,无意间瞧见一柄翠竹团扇,便买下扇子,以家中小妹名义送到杨府,那小厮回来时,竟然带回了杨三娘的口信,说是谢过柳公子赠扇。” 映棠听到这里,低头品了口茶,心生无感,不过是寻常听惯耳的才子佳人故事,大多千篇一律,想必后来这对佳人定然互生情意,又经历一道挫折,才能成就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