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琢生前未购置任何宅邸,此处图样我也不曾见过。”
这是江扶风拿着睿山上的羊皮卷至茶楼,从杨弄璋处得来的回答。随后她拜访陆恒一隐居的竹林相问,陆恒一亦不知其出处。
那皮面边处注明的文字是为嘉元二十一年,正是母亲故去那一年,且落款亦为杨时琢三字。
从住持手里取回半枚玉玦,再到这宅邸图样,母亲故去前上睿山定是与住持托付了什么。但如今连着方丈亦圆寂,江扶风难以再寻得半点线索。
屋外微雨连绵,泪满新芽。灰蒙天光撇开一人信步而来的影子,江扶风见着柳臣执伞而入,其单薄的衣上沾染了好许雨渍。
江扶风搁下手里之物,蹙起眉:“春闱将近,前几日瞧着暖和了几分,今日这雨又倒来寒气。我见你近来似乎有些抗拒喝药,这若是病倒了,你如何去赴考?更何况我听人说,吏部授圣上旨意,今年殿试之后,将乡试推为三年一次。”
江扶风从前见柳臣用药毫不含糊,即便那药中的苦涩难闻之味时时让她敬而远之,柳臣亦如饮白水一般。但不知为何,近来她察觉柳臣喝药之时,神色中总有几分犹疑,似乎不太情愿。
而后她都能在府中好些地方见着那残存的药渣。
柳臣收了伞,拂拭着身上的雨水,漫不经心地应道:“可能因为……夫人没有亲自喂我药,所以我便不太想喝。”
江扶风闻言一怔,旋即无奈问道:“柳臣,你今年贵庚啊?”
却见柳臣朝她步步趋近间,眉眼噙着微光,作答得认真:“人家说,生病之人通常只有三岁。”
江扶风瞥见不远处的庭中,那雨雾涟涟里依稀有着白气飘散,又问:“那么柳三岁,今天的药喝了吗?”
“喝过了。”柳臣捋着袖口,于她身侧坐下。
江扶风轻扯了扯他的衣衫,指着前处,“那为何门前的花盆还冒着热气?”
柳臣扫了一眼便低下头,“哦,方才浇花的丫鬟不小心弄撒了茶水。”
江扶风:……
【宿主,关于第五个才子信息,是春闱参试者之一,名为李成书。但因其样貌丑陋,性格孤僻,即便不落榜,亦难入仕途。】系统说道。
江扶风听罢便有些为其打抱不平,“那些著经论点的文士大家皆说‘不可以貌取人’,怎么到了这公正选举的科考,竟还凭外貌选拔人才了?”
系统耐心为其解释着:【古往今来不乏因样貌而致仕途不顺的例子。授进士位的才子需经吏部的面试才可为官,这其中便会观判才子样貌,面部端正而俊朗者通常占据一定的优势。虽然样貌并不会是吏部面试的重头部分,但确实是明文规定里有的指标。】
江扶风也不难想通吏部面试的用意。
一来朝局如职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样貌身为人的第一呈现面,往往会成为交往之中的门槛。二来许多官职需与百姓打交道,届时身为朝廷指派的牌面,若是在形象上欠佳,只怕在百姓之中亦难博得好感。
这些表面上的东西,即便有些人不看重,但多的是以貌相取者。因为人性使然。
【宿主你这样想,抛却状元这样的顶尖人才,在进士这一行列,水平相差不大的拔尖者中,你是愿意选相貌堂堂的,还是选丑陋且不能上台面的?】系统接言问道。
“人除了才干,有的是别处可比,心性、品德、作风等等皆可评判。为何非要拘泥于那生而不能变的皮囊?”江扶风仍持不赞同的态度。
而江扶风还未等至春闱时,李成书这一名字便已传遍整座京城。
是日,江扶风于扶摇书斋中,见程遂安与众学子于学堂围聚一齐,正攒头看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