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扶风抬眼凝视着梁处,“士人……我也不是什么士人,我只是天下万万人之一,生老病死皆有天定。我不会效忠睿王的,也不会背叛晋王,背叛柳家。”
她心想着,自己何曾想过与士人比肩?从始至终,她不过是随着自己所想而做,不违良心,不畏人言。
“既是如此……那我便同江大人告退了。也许,我是你在这世上见到的最后一人了。这里不会再有人前来,如此安安静静死去,倒也落得个清净。”
秦路背过身往门边走去,顿步之时又回头瞄了眼岿然不动的江扶风,“我会禀明陛下,江侍郎因劳累染病,大夫诊看之时已无力回天,病故于腊月二十五。陛下定会给江大人追封个什么爵位,您在地府里头慢慢享受吧。”
不多时,连着屋内烛火亦燃尽,凝下一堆白泪,视野复了昏黑。
也许此次将死之劫是她面临的最大的坎,她坦然面对着这身陷绝望之中的困境,感受着意识逐步涣散。
前世之死未有遗憾,这一世呢?
她还未查明杨时琢的死因,未揭晓天目的真实身份。甚至是,未能等到柳臣回京。
“驾——驾——”
京郊外,一路马蹄疾行,溅起尘土四起。柳臣坐于马车内,他抬手掀起车帘,瞧着郊野处凛风衔雪,搅着灰暗天光。
柳臣捏着那攥了一路的信条,随后探出头对马夫道:“麻烦再快一些,天黑之前赶到京城。”
马夫扬着马鞭,回头望了眼柳臣有些急切的面色,“柳大人,那京城自秋时有了疫病,朝廷封锁城中好些时日了,至今快过年了也没透出什么风来。估计那里面疫病也是挺严重的。所以待会儿我就不进城了,还请您见谅啊。”
“那可否借车马一用?我急着进城,片刻都耽误不得。”柳臣说着,从包袱里翻出银两递予马夫,“就当我买下了。”
马夫腾出手收下银子,又忍不住问道:“大人您这么急着进城,就不怕染上疫病吗?我可是听说近来京中禁军每日都要运好些尸身出城火化掩埋,可是瘆得慌。”
柳臣敛下眼,“我得到传信,发妻染病危在旦夕,不得不急。”
至夜,雪声渐重。
而柳臣奔行至扶摇书斋时,却是寻遍屋舍不见江扶风身影。
唯有书房中早已干涸的砚台下压着一信,那信上之字还未完,似是匆促中断了笔墨而放置于此的。柳臣拈起细看:日日盼君归。
柳臣挪开砚与笔,将信纸收叠放于袖中,随后步出门外。适逢陈词经过,柳臣问道:“可有见着扶风?”
陈词正端着今日熬好的药,“少主许久没来书斋了。倒是之前柳府封闭后她时时宿于书斋,许是这些时日住在宣宜那里吧。”
柳臣却是听出这话中的不对劲,“扶风染病之事,你们不知晓吗?”
陈词闻言面色霎时一变,“怎、怎么会?明明前日还有官员来此,说是少主安排的,查看书斋旁的收容所百姓近况。”
话音方落,柳臣匆匆越步至门前车马。寒风扑面间,他手心紧握的缰绳勒得他生疼,却也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江扶风的私宅处。
柳臣推门而入,抖落檐上几许白雪。旋即他踏雪绕至屋内,便见宣宜与着江扶风的护身侍卫共被缚于角落里。
宣宜看上去安然无事,而那旁处的侍卫却是浑身伤痕,似是因伤重失血而晕了过去。
此番宣宜见着了柳臣,面色尤为激动,而口中所言生涩的字音难以连贯,“江……江,晋王。”
“你说扶风在晋王处?”柳臣凝着眉眼,为二人解开了绳索,却见宣宜先是摇了摇头,又点点头,所给回应极为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