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皇后在宦官的帮助下,迅速稳定了朝局。 然而她上台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理门户。利用禁军兵变,一举铲除宦官势力。 【注:大概比明朝杀太监难度高点儿吧,信王上位直接就能把魏忠贤这个九千岁一撸到底。】 可是谁又能保证禁军不哗变呢? 此刻她正躺在上军校尉裴谅的怀里,看着奏章。 河东裴氏乃是废后梁圣母亲的娘家,裴谅与梁圣乃是表兄妹。 裴氏在梁圣入主中宫之后,虽然称不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至少裴谅一家颇得优容。 裴谅气度高雅,风神挺秀,允文允武,见重京华。襄帝甚爱之,往往共辇交游,形同莫逆。 【PS参考冯诞吧+并且这个身份相当于北魏于皇后(父)兄和胡灵太后的关系,虽然于胡这俩只是合作关系,没有床笫之私。】 襄帝将禁军直接集权于天子一人,置西园八校尉,最高者为上军校尉,次则为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助军左校尉、助军右校尉、左校尉、右校尉——皆统于上军校尉。 虽大将军亦不得掌兵权,听令于上军校尉! 襄帝弥留之际,将其晋为上军校尉,信重如此!【PS这个禁军首领,大概就比柴荣提携赵大做点检差一点儿吧。原职位是东汉蹇硕。】 至于吴太后倒不是因着文官党人的蛊惑,而诛杀宦官! 而是宦官近侍,朝夕侍奉御前,势力之大,令人不能安枕——若是哪天不合他们心意了,便是一杯鸩酒,不明不白就死了。 她可不认为自己能够降得住这帮老谋深算的!索性一劳永逸! 帝之爪牙,一朝散尽,未免想当然了。 与裴谅这个只能依附于她的合作!实在好过在宦官眼皮底下战战兢兢! 何况文官党人与宦官外戚势同水火,她更不想成为斗争的牺牲品!向文官党人投诚,她这个做太后的,能有什么损失呢! ——凭什么要给那个无情无义的襄帝赔上身家性命,甚至全族性命! 吴太后道:“朝野暂时稳定了,河西羌奴酋长南宫伯玉联合西凉豪族宋玺等人发动叛乱,挟持凉州太守马缭,遂下凉州诸郡县,金城太守被杀,武威太守葛皋投降。 数月之间,连拔数十城。已经进兵安定,安定杨誊连发十三道急报,要求朝廷援兵。 羌奴在郊县阳阿烧杀抢掠,逼着我军出城野战! 不过杨誊有句话倒是说对了,安定若下,可就是潼关了,一旦潼关失守,洛阳不保,甚至江山不保。” 裴谅道:“羌奴进不了潼关,让河东军、并州军出兵三千,广阳侯沿途募兵一万前去增援安定。若是安定久攻不下,羌奴必乱,到时候只能退走河西——胡人向来以武立国,以威服人,一旦败绩,苟全性命都不是容易事,焉能不乱?” 吴太后道:“广阳侯确是宗室唯一可用之材!他若再添威望,那群士族党人暗地里都支持他,又当如何?” 裴谅不屑地冷笑,道:“还没见过哪个宗室有那么大能耐的!逼宫?太后当外面那群士族党人是陈平周勃吗?你可太高看他们了! 先汉七国之乱来势汹汹,吓得汉景帝杀晁错自明。结果呢,雷声大雨点小,乌合之众,三月即平。 至于广阳侯,兵权、性命皆我等拿捏。他外出带兵,只需派监军盯着即可。咱们掌握了禁军,陛下又是天下大义所在。中州洛阳,九鼎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