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勺子舀来红色的糊糊,顺着口灌进去。 肉眼可见,那些红色浆糊像血水一样,顺着凹槽缓缓流进了小坑里,最终把小坑灌满。 几千年前,古老的雪巴珠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没有机器,全靠人工。 一勺一勺的舀。 灌满之后合上盖儿,老格拉叼着烟,把四个角用铁丝扎紧,然后他找来了一根很长的木头棍子。 这东西有把儿,是空心的,老格拉把长木棍插到了把儿里,又用铁锤邦邦邦敲紧。 他招呼我和帝师过去帮忙。 这一步就是,“压浆成形”。 我和彪哥跑到一头,加上老格拉一共三人,利用杠杆原理,使劲向下压木棍。 老格拉嘴中叼着烟头,不断大声呼喊:“谁的!谁的!谁的!” 彪哥解释说是“用力的意思”,藏语中好像念“shed”。 我那时候瘦,当即整个上半身都趴到了木棍上,用尽全身力气向下压,彪哥也是脸红脖子粗。 “谁的!” “谁的!你妈谁的!” 老格拉不敢骂彪哥,扭头对着我破口大骂,嫌我力气小,不够。 我听彪哥话意思,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压力不够,这一大锅雪巴珠就废了。 我不想给人添麻烦,但我发誓,我确实用上了全身力气。 木棍一压下去便不能松,要么一次成型,要么全部报废。 此时院里突然起了一阵风,差点把我从木棍上刮下来,老格拉突然脸色大喜,对着我身后大声呼喊。 我扭头一看。 只见一个身高超过了一米八的胖妇女正快步跑来,她又高又胖,目测体重绝对超过了220斤。 胖妇女头上带着我先前说的夏尔巴族u形帽,感觉似乎发生了地震,她跑到我前头,二话没说,一把压在了木棍上。 木棍变弯,瞬间被压到了底! 老格拉见状,哈哈大笑。 彪哥大喊口号:“收!” “压!” “收!” “压!” 重复了二十多次,压珠完成了。 打开一开,一大圆盘雪巴珠颗颗晶莹通红,整齐排列。 晚霞照下来,像是镀了一层宝光。 老格拉看了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连忙笑着回头和胖妇女说话,应该是表示感谢之类的话。 胖妇女笑着连连摆手。 接下来就是将雪巴珠取出来,磨边儿,打孔道。 整个过程几经,碎矿,煮矿三天,冷却,加苏木粉,倒进桶里二次冷却,加蔷草粉,灌模具,压实,磨边,最后是打孔道。 这些步骤其中有几个难点,比如苏木粉和蔷草粉的添加比例,圆盘子工具去哪搞,谁掌握学会了这门手艺,我不说大富大贵,但这辈子成家立业,衣食无忧应该不成问题。 网上都说,古雪巴珠通身血红,看不到纹路,只能在孔道附近看到到一条贯通珠子的,神秘千年的“压线”。 可以想象,几千年前,这条“压线”就是我们这么靠人力压出来的,如果用机器代替,我不知道还会不会产生这种压线。 做好了雪巴珠已是傍晚,我拿起成品仔细看了看,红彤彤的,真是越看越喜欢。 老格拉已经打了孔,我捏起来珠子,单眼瞄着孔道向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