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之后,有了默契,然后说道:“这不是小事,我们需要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两个人都有点耿直,连办事送礼这种事情,都不会做。栦 也是提到两个人结婚,让周秉昆想起来了两个人的未来。 朋友一场,周秉昆还是愿意在后面督促一下,让两个人学个一技之长,可以自立的。 … “秉昆,你回来了啊。” 下班回到了家,郑娟接过了周秉昆手里的挎包说道。 “回来了。” “今天在厂里上班,忙不忙,累不累啊?”栦 “还行,都是一些小毛病,不累。” 木材厂电工平常就是维修一下电路,还是挺轻松的。如果不是为了节省,厂里有一部分的电路比较老,电工班的工作就更轻松了。 “你今天在家里做什么了?” “就是把家里收拾了一下,然后就是做了点手工活。” 周秉昆进了屋,看到了屋里放了不少的山楂和签子,这是郑娟又在家里串糖葫芦赚钱了:“你每天要收拾家里,还要做饭,洗衣服,还要赚钱,是不是事情太多了一点?” 郑娟嫁进来之后,受益最大的就是李素华了。 家里的家务活,基本上就是郑娟全给包了,真的是让李素华轻松了很多。栦 东北这边,因为烧炕的原因,屋里的灰还是很大的,勤快、干净的女人,会把家里每天擦一遍,家务活真不能算少的。 “我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干上一点,也就能赚上一点。” “你不用这样,接这些辛苦的手工活的,我赚的钱,就等于是你赚的钱,你不用为了拿家里钱,帮太平胡同那边不好意思的。” 结婚了之后,周秉昆就把大半的工资,交给郑娟了,二级电工一个月三十八块钱,足够养活四口人了。 钱足够,郑娟还接手工活,明显是想靠自己的能力接济郑大娘和光明。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闲不下来的,闲着的时候,就想给自己找事情做。” “闲了的话,你可以带着妈出去,在外面转转,公园,文化宫,职工俱乐部,让妈整天在街道里面,找那些老娘们一直唠嗑,时间长了她也没意思。”栦 “我…我…” “别我我我的了,这些活你就别做了,简单的帮衬一下太平胡同那边,我还是有这个能力的。你接这些活回来做,别人都还以为咱们老周家变成贫困户了,让我这个面子往哪搁。” 其实接济郑家,一个月花不了多少钱,郑大娘卖冰棍和糖葫芦,一个月还是可以赚十来块钱的。 这些钱就差不多,够郑大娘和光明生活的了。 周秉昆再每个月补上几块钱,逢年过节的带点粮食过去,足够郑大娘和光明,过上不错的生活了。 “听你的。” 书念的不多,跟着郑大娘长大的郑娟,是一个传统女人,跟李素华一样,在家里都是听丈夫的。栦 “这些东西,是你回太平胡同那边拿回来的吧,娘和光明她们两个怎么样?” 串糖葫芦,糊纸盒这些从街道里面可以接的手工活,大部分都是用来照顾贫困户的,老周家这个经济情况,真没接这些活的资格。 “妈身体挺好的,光明也挺好的,只是我不在家,他们有点不习惯。” 两个人结婚之前,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