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分给长子,盛家族长也是由长子一脉继承。 二房一脉,因为科举做官的原因,继承了盛家在东京,置办的大宅。 三房一脉,老太爷也没有亏待,在宥阳县城为三房置办了房产。 总体上来说,盛家老太爷,给三个儿子,分配家产的时候,还是相对公平的。 当时分给三个儿子的财产,在价值上是差不多的。 现在看财产的价值,是二房占了便宜,只不过是因为二房的房子,田庄,铺面,都位于国都汴梁。 毕竟是京城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房产,田庄,铺面,升值的就最快。 这也不怪老太爷偏心,除了二房,有二房老爷,考中了探花,保得住东京的财产。 没有功名的大房和三房,都是没能力保得住,汴梁城的大笔资产的。 因为三处宅子的价值在开国之初差不多。 修在宥阳城郊和修在汴梁内城边,当然不是一个花费。 所以盛家的祖宅,修的也就更为讲究。 五进的大院,雕梁画栋,山水长廊,亭台楼阁,廊桥水榭,错落有致。 除了地理位置,大房的祖宅在各方面,可以说都是完胜。 “孙儿盛长柏,见过大祖母,侄儿见过大伯娘。” 到了祖宅之后,盛长柏第一件事是去拜见长辈。 拜见大房的老太太,和盛维的媳妇盛李氏。 大房老太太,看上去比二房盛老太太,还要苍老不少。 大老太太这辈子也不容易,也是宠妾灭妻的受害者。 当初大房大老爷和二房探花郎,同时迷上了小妾,宠妾灭妻。 二房盛老太太选择了和探花郎硬刚,夫妻两个反目成仇。 但二房盛老太太是侯府嫡女,探花郎再怎么宠妾灭妻,也不敢休妻。 大老太太,没有二房老太太侯府那么大的出身,也就没那么硬气。 为了躲避妾室的迫害,只能选择带着一双儿女,躲在了乡下生活。 在二房老太太的庇护之下,才没有被妾室给迷了眼的大房老爷给休掉。 等大房老爷,败光了家业,人也去了之后,大房老太太的苦日子才算过去。 回到了盛家,处置了妾室,扶养盛维长大。 也就是盛紘考中进士,盛维把生意真正做起来,老太太才真的过上了一些年的好日子。 盛维大伯的大娘子李氏,看着状态就好多了。 盛家二代,三代,惟一一个不纳妾室的好男人盛维,让李氏唠到了。 二十年来,夫妻和睦,伉俪情深,生活的很幸福。 然后大房设宴,给盛长柏接风,吃过饭之后,长柏和大房一家聊了许久。 盛长柏讲了不少汴京的情况,大房也讲了不少宥阳的情况。 大房的一番热情招待下来,盛长柏倒是和大房的关系,熟络了不少。 “长松,长梧,品兰,你们带着长柏在祖宅转转去吧,不用一直陪着我们这些老人家。” 长松是大房嫡长子,长梧是大房的嫡次子,品兰是大房的嫡次女。 盛维最大的孩子,是嫡长女淑兰,已经嫁了出去。 盛维让三个人陪着是盛长柏,在祖宅里面参观。 当然是想让堂兄妹几个熟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