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这封建时代的做事方法,格局小了。 想要一本书推广的最快,干嘛要自己费心,直接找皇帝,让皇帝来办就行了。 盛长柏一般情况下见不到皇帝,也把书献不到皇帝跟前。 但是盛紘混迹官场将近二十年,把三字经送到皇帝跟前。 让皇帝看到,还是可以操作到的。 只要有份量足够的人物,给皇帝推荐,还是不难的。 难得只是能请托动一个这样份量足够的人。 “这件事你不用管了,交给为父就行,你就等着官家看到书之后,召见你吧。” 盛紘把这事大包大揽了下来。 不怪林栖阁的三口,都喜欢哄盛紘。 被王若弗平常霸道强势惯了,盛紘不管心里看没看明白,都喜欢吃一套。 “父亲,还有一本书,你没看呢?” 盛长柏提醒盛紘道。 可能这些古代士大夫,会比较看着三字经。 但是在盛长柏看来,赤脚医生手册,这种可以直接活人无数的书。 价值比三字经这样的蒙学书籍,要更重要很多。 “赤脚大夫手册,柏儿你什么时候,精通了岐黄之术?” 看了看名字之后,盛紘救开口问道,一副不太重视的样子。 “只是略通,谈不上精通。” 盛长柏对一手医术,还没有一个好的出处。 总不好说,就看了看家里收藏的几本医术,医术就比太医院里面的御医还要高了。 “柏儿,为父虽然不通岐黄,也懂得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你这本医书,连基本的把脉都没有,还是欠缺了点严谨。” 看了几眼之后,盛紘更看不上了这本手册了。 只是简单的对症下药,还是太基础,太死板了一点。 比起来家里收藏的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医理方面要浅显太多了。 “父亲,这本书,本就不是给学有所成的大夫看的。这本书是给一些,江湖郎中,市井游医,乡村俚医看的。在宥阳的时候,孩儿发现,一些村里村民,庄户人家,生病之后,根本就看不起郎中,抓不起药。孩儿写这本书,是希望这些人生病之后,有一条活路。就是认识一位识一些字的读书人,就可以按图索骥,治疗一些简单的病症。” 就算是大周朝经济繁荣,最大阶层的平民,那也是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 卫小娘当初就是家里有人生病,才卖身入府,成为了盛紘的小妾。 “这个事情,为父还需要斟酌,斟酌。先等为父,拿这本医术,找几个医官,论上一论再说。人命关天之事,马虎不得。病不对症,药方有误,治不了病的话,会影响柏儿你的清名的。” 听了盛长柏的话,盛紘的脸色郑重了不少回道。 在为官上,盛紘基本还是合格的。 也有一些自己丰衣足食之后,个人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胸怀天下的抱负。 盛紘可能是在邀名,不过邀名不邀名的不重要。 封建朝代,文人不图一份名声,也就没什么可图了。 不管盛紘的出发点是什么,盛紘做的事情。 还是基本上符合一个合格的士大夫的标准的。 “那孩儿等父亲的消息。” 不让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