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有许多的东西,需要盛长柏亲自自己来准备。 这半个月时间盛长柏当然也不能闲着,出任外任,需要做的准备当然不能少。 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可以说徐州不仅是军事重地,可以控制江淮。 但毕竟有通畅的水路,货运方便就很容易发展起来商贸,徐州的商业同样繁华,在大周怎么也算是第二梯队。 当然了荣飞燕也有优势,荣妃又没有生儿育女,荣家明显可以远离储君之争,图上一份安稳。 “这两位贵女,不管是从家世,姿容,品性哪方面来说都称得上优秀。不知道元若更中意的是哪一位,我和这满汴京的百姓都一样,对此事都很为好奇,不知元若今日,可否一解我心头疑惑?” 从开封到徐州一路都是水路,走起来也很方便。 “那我就在这先恭喜元若你了。” 顾廷烨这边也就这样了,盛长柏除了多鼓励顾廷烨之外。 对于这个结果,盛长柏还算满意,关键这个位置手里有钱有权,也就容易做事。 盛长柏只是用了三年时间,就做到了这一步。 都是有实际的利益,实际的教训,才形成了这样的传统。 朝堂之上诸公,可能对盛长柏这么年轻,也没有外任经验,就去边州没那么信任,就促成了现在这么一个结果。 比如说需要带着出门的人手,盛长柏肯定要亲自挑选,两大跟班书童刘滔,长随许三,这肯定都是要跟着的。 以勋贵之家喜欢早结婚的传统,齐衡结婚大概率比盛长柏结婚都要早。 亲事自然自小就一直被人惦记,都被齐衡家以科举为重,推脱了过去。 帮助和障碍就这么些,都不算大,关键的地方还是要看顾廷烨自己努力。 两个人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差不多都做到了最好,可以说是不相伯仲。 “擢太常博士,通判徐州。” 齐衡小点的时候,就是一个有教养的小正太。 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上任,盛长柏到徐州上任,这算是近途,只要在一个月期限前,赶到了徐州上任就是了。 盛长柏甚至可以先休息半个月再出发都不晚。 “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亲更为青睐嘉成县主,齐某只能是辜负荣姑娘的美意。不日之后,我们家就会和邕王家交换庚帖,亲事定下。汴京城百姓,也就不会对此事议论纷纷了。” 因为顾忌着顾堰开,也就只能在背后搞一点小动作。 除了盛长柏先一步考中进士,齐衡实没什么该羡慕盛长柏的。 和顾廷烨聊过了之后,盛长柏也见了见齐衡。 平常能用到的生活用品,可以说能带着的,都给带上了。 人口众多,民众三四十万,丝织耕桑,丝绸业发达,百姓不只是可以种田,还可以做工,生活富足。 现在来说,两家的权势差距不大,但是从潜力上来说。 然后就是安全武力问题,盛长柏一个有身份的人,自不好遇事就自己动手。 盛长柏当然不需要这么无脑,直接就把公家的钱,往自己兜里揣。 盛长柏还是以最坏情况说的,以顾堰开对顾廷烨的关心程度,以及平时的做事风格。 通判徐州,就是盛紘和海家为盛长柏活动的结果了。 大周朝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