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曼娘没有什么好友,只有一个哥哥,还被曼娘舍弃在了京城。 想根据投奔亲友这条路子,找曼娘也没有可能。 曼娘除了给顾廷烨当外室之后,顾廷烨在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期,在江西常住了一段时间,甚至连长期待过的地方都没有。 平常人不管是娶亲还是纳妾,都喜欢找知根知底的人。 朱曼娘正好相反,完全就是一个没根没底的女人。 自幼在戏班,还学了那么多跑江湖的经验,真不是这个年代一般的女人能比。 在汴梁的码头,顾廷烨没有追踪到曼娘的踪迹,可以说基本也就没了什么找到人的可能。 “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才会不留遗憾。” 对于寻人,顾廷烨自己也是一副没什么信心的样子。 “那仲怀你多保重,愿你可以心想事成,如果万一没找到人,你又不想回汴京的话,欢迎你再回徐州。” 盛长柏这次就是单纯客气了,顾廷烨如果离开了徐州,也不大可能因为厢军虞侯的职位跑回来。 毕竟顾廷烨是勋贵子弟出身,不是平民,眼界没有那么浅,一个基层军官就有吸引力。 顾廷烨带着自己的跟班石头离开之后,盛长柏的生活就又恢复到了原样。 除去庆祝中秋节,参加了一些宴会,文会之外,也没有去参与其他的事情。 自己的一摊事就是盯着河堤工程质量,关注一下已经陆续开始的秋收。 到了九月底,作物大部分都已经开始成熟,盛长柏组织着一帮子乡绅大户富商,到自己庄子看庄嫁的收成情况。 就是为了让这些人,最直观的了解到良种的优势。 免得这些人买回去的种子,因为没有选择良田,施肥不够,干旱缺水,除草除虫,各种照料不周,各种原因导致增产不明显。 对良种增产的优势,认识不清楚。 看到了真实产量之后,盛长柏自是得到了这些士绅大户的交口称赞,满口吹捧。 这些大户现在吹捧的比盛长柏到徐州之后,任何时候都要真心许多。 也算清除了之前盛长柏对这些大户,夏播之时强卖良种,强行摊派修河钱粮的怨气。 现在来说,盛长柏和这些大户的关系又恢复到了蜜月期。 以后想要做什么事,更容易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从这些人手里,再搞钱粮也就容易一些。 盛长柏到了徐州之后,虽然对这些大户也剥削了一些。 但是做的种种事情,也都是这些大户享受到实惠最多。 总得来说,盛长柏到任之后,这些大户日子还是更好过了。 忙完了这些,盛长柏也就只剩下了征收秋税的事情。 盛长柏刚上任的时候,夏税都收的顺利,只是有一些小波折,现在盛长柏又是剿匪,又是兴农,威望更高,就更不用为秋税担心。 还是监督好胥吏,不要贪婪就行,彭城是州治之地,在盛长柏眼皮底下,不管是知县还是 也都更了解盛长柏的作风,盛长柏有信心这些人不敢太过份。 盛长柏除了在百姓之中有一些“青天”之名外,在胥吏之中盛长柏还有一个“酷吏”之名。 前二个月的时候,盛长柏喜欢把人抄家充军。 近几个月盛长柏又喜欢罚人去挖河筑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