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了进展,已经有人追到家里来了。 “公子,老太太的故交贺老太太来家里了,想见见家里的哥儿们,姐儿们。老太太吩咐了,让你下衙之后去一趟寿安堂。” 回到家,进自己院之后,羊毫就对盛长柏说道。 “行,等一下了我过去一趟。” 这时代,对人表示亲近的方式,就是带着见家里人。 盛长柏换衣服,梳洗,整理一番之后,来到寿安堂。 就看到里面,寿安堂正厅坐着了四个人,上首坐着盛老太太和一个陌生的老太太。 下首坐着明兰和一位陌生的年轻男子。 两个老的,两个年轻在分别聊天,气氛看上去还不错。 盛家孙辈的其他人都是闲人,整天在家应该是早就见过贺老太太了。 所有盛长柏到的时候,屋里就只有这几个人。 “长柏,你放衙回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贺家祖母,这是贺弘文……” 各自见过礼了之后,两个老太太在屋里聊天。 由盛长柏和明兰,带着贺弘文在盛家的花园里面转一转。 当初盛老太爷,给家里扩建这片花园,还是很有必要的。 家里来了客人,总有地方转一转,不用一直待在屋里。 出来之后,主要的还是明兰和贺弘文两个人再聊。 两个人在宥阳接触过一段,本来就更熟悉。 贺家祖孙来盛家,也是奔明兰来的,这是两家人心里都清楚的事情。 盛长柏跟着两人,主要就是起一个避嫌的作用。 有盛长柏跟着,就不会出现孤男寡女的情况。 以两个人现在的关系,还不适合太过亲近。 既要给两个人接触的空间,又不能太过亲近,还是挺麻烦的。 当然了盛长柏和贺弘文也聊了一点,两个人能聊到一块的,就是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医学。 贺弘文不参加科举,只愿一心从医。 盛长柏和贺弘文聊医学,也算考察了贺弘文的专业才华。 贺弘文的医学基础打的很好,现在欠缺的就是诊病经验。 无愧家里世代御医的家传,学医不比要科举的读书人,读书读的少,吃的苦也不少。 贺弘文在这个年纪,基础就打的这么扎实,可见是一个聪颖,上进之人。 能把自己的专业学好,倒是在盛长柏这里加分了不少。 等着贺家祖孙走了之后,盛长柏叫上了明兰问道: “六妹妹,你觉得贺家哥儿怎么样?” “贺家哥哥挺好的,人品好,医术也好,听说贺家哥哥已经开始坐馆看诊了。”明兰礼貌性的回道。 “那其他方面,六妹妹对贺家哥儿,可有评价?” “贺家哥哥真的是所学甚广,二哥哥你写的医书手册,贺家哥哥也是读过的。”明兰的这个回答,明显有点答非所问。 盛长柏搬运过来的三字经,有皇帝帮着推广,效果很好,已经普及到了各个县乡。 赤脚医生手册这些年的推广也还可以,大周大部分的州府,已经都可以买得到这册书。 离盛长柏设想的每村都有一本还很远,但也算是进步了一大步。 “罢了,六妹妹你是一个聪明、通透之人,又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