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曼娘的踪迹。 曼娘可能带着孩子,跟漕帮帮众有过接触。 但是漕帮,只是一些低层的辛苦打工人,赚钱养家都已经不易。 哪有时间,心情去关心其他别的事情。 就是之前有船工见过曼娘,可能也早忘记了。 然后南边发生了民乱,顾廷烨就又投军平乱去了。 顾廷烨这个人在武将之家熏陶了这么些年,骨子里面就喜欢打仗,喜欢上战场。 有人会躲,顾廷烨是上赶着找这种事。 “既然是去平乱,仲怀你现在不是应该在军中,怎么回汴京来了?” 都快小一年了,乱军从南边,乱到了汴京附近。 然后在汴梁外被禁军冲散,四处流窜,东躲西藏,还是没有被剿灭。 虽然乱军的实力不行,正面作战连工程兵厢军都打不过,但是跑路够快。 起码一些老弱病残被落下之后,剩下的都是跑路快的。 一边跑还能一边的打,砸,抢乡镇农村补给,还能裹挟民众,补充人手。 朝廷的湘军,因为没有调令不能出辖区的原因。 把乱军赶出自己的辖区,就算完成了任务。 乱军如果再窜回来,再赶走就是了。 各路厢军因为不能统一指挥围剿,给了这些乱军生存的空间。 朝堂上的皇帝,大臣都忙着储君之事,没什么人把这伙乱军放在心上。 一些连厢军都打不过的乱民,对朝廷只是疥癣之患。 让各路的厢军,慢慢的赶着这伙乱民玩就行。 实在围剿的困难的话,给几个官位,把乱民头领给诏安了就行。 “淮南路的乱军被赶了出去,没有了战事,想起来好久没有回来,我回来看看蓉姐儿。” 顾廷烨这算是打仗告一段落之后,中场休息回家看女儿来了。 “你回宁远侯府了吗?” 盛长柏有点好奇,顾廷烨有没有想着回家看看自己媳妇去。 两个人结婚已经一年多,也不知顾廷烨到底和自己媳妇见过几面。 “还没。” “你该回宁远侯府看看的,起码看看你的大娘子。” 一年多都不管自己媳妇,找一个不正经人的话,都能让顾廷烨喜当爹了。 “这个再说,我这次回来,嬷嬷说我家蓉姐儿年纪大了,该读书明理了。我又不知道汴梁有什么女子书塾,就只能找你来了。” 大周朝识字的女人那么多,不是所有人家都有钱,有一些官宦之家家道中落,或者是耕读之家的女子也有习字,这些女子都愿意给人做塾师。 没有女子书塾,可以往家里聘塾师。 顾廷烨说找不到,就是在装糊涂,盛长柏也就跟着装了起来: “这有何难,你只要出的起束脩,聘的一位能教蓉姐儿读书习字的女塾师又有何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