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十一”进入尾声,疫情虽还未有好转之势,临大学生的抱怨声也逐渐弱了。 余榆的生活倒却比平时忙了些,除却作业、剪视频、追剧外,她还要分点时间来打游戏。 周衍邀请了她一起打游戏,余榆当时怔住,随即欣然答应。 只是打游戏嘛,很正常。 但那句邀请似乎真的就停留在了文字上,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余榆摸不清周衍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每次自己上线对方恰好都不在,那些不切实际的猜想也都作罢。 “如果你担心某件事情会发生,那么这件事就更有可能发生。” 这是选修课上老师说的。 墨菲定律,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间段被提起,余榆难免不多想一点。 哲学选修课老师叫肖钰,一个温柔知性的女老师,每句话既风趣又引人深思,余榆很喜欢,每句话都听得极认真。 肖钰爱布置阅读任务,她认为外部无论如何强行灌输都不如自身积极主动的输入,余榆之前读的那两本书便是她推荐的。 肖钰这周发了两篇最新的学术文章,请大家自愿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分小组进行汇报。 很多人上选修课都只是为了学分,“哲学”这种冷门又晦涩的课一般也都是抢课没成功的人才会来,个个都抱着水课的想法。 但肖钰并不随波逐流,对学生要求很严,明面上说着“自愿”,但平时分仍会根据作业情况如实打,学生也只能一边叫苦一边乖乖完成任务。 “鱼姐,你发来的资料我看了,这段、这段、那段,我都看不懂啊!”张书嘉以书掩面,“天哪,哲学怎么这么难?” 张书嘉跟着余榆选了这门课,悔不当初。 余榆丢过去一本书,“这里面写了,你先看看。” “还得是我鱼姐!” 余榆也苦恼,“我也一知半解呢,好歹也算是半个学文科的,高中的时候都背过,现在一个字都读不懂。” “所以你到底为什么自找苦吃?所以我到底为什么自找苦吃?” 余榆怜爱地看她一眼,“如果你能想通这两个问题,那你也就能看懂这本书了。” 张书嘉:“...” 玩笑归玩笑,作业还得做。 余榆托腮发呆了十分钟,灵机一动,打开微信。 又纠结了半天,要不要发出去、该如何措辞,乱七八糟的问题从脑子里的潘多拉盒子一股脑冒出来,每一个都来不及细想,最后还是凭着一股冲动发出消息。 [兔鱼]:在忙吗? 对面回得很快。 [ZY]:怎么了? 余榆在心里嘀咕,这不是回消息挺快的嘛。 [兔鱼]:选修课遇到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随后拍过去几张图片。 时间仿佛停滞,微信聊天界面一动不动,不再有新消息进来。 余榆握着手机,漫无目的刷着,期待上方跳出来聊天框。 等了好一会也没等到,余榆决定再去问问。 [兔鱼]:莫? [ZY]:抱歉,我主修西方哲学,你问的这个问题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我需要翻资料再求证一下。 好一副老学究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