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众巡捕纷纷欢呼起来。 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小猴子,来一下。”程千帆又喊道。 “来了!”侯平亮答应一声,进了办公室,房门被关上。 …… “巡长。”侯平亮哈了哈手,跺了跺脚。 “没个站相。”程千帆瞪了一眼。 说着从抽屉里摸出一包烟,丢过去。 侯平亮稳稳接住,眉开眼笑。 “我今天不在巡捕房的时候,辖区有什么事情发生没?”程千帆摸出一支香烟叼在嘴中,侯平亮赶紧摸出洋火盒,划了一根洋火点燃。 李浩和豪仔是程千帆的头号亲信。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人暗中帮巡长打理黑市生意,所以时常会‘出外勤’,不呆在巡捕房。 侯平亮便是程千帆放在巡捕房的眼睛。 侯平亮没有立刻回答,他在回忆,整理思路。 他知道巡长问的不是已经报到三巡的案子,而是发生在辖区的一些或奇怪、或有意思、或值得注意的事情。 程千帆没有催促侯平亮,小猴子对他忠心耿耿,看似有时候脑子一根筋,但是,做事实际上颇为细心。 这便是程千帆‘查案子’的方式。 他此前的推测到关键人物便是特务处上海站组织刺杀杨福元行动的那名高层。 但是,到了这里便没有任何可供他继续查下去的线索了。 每当这个时刻,程千帆不会盲动。 他会先了解自己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以今天来说,他便选择去了解自己辖区内发生的事情,既是清空一下大脑,避免陷入死胡同。 同时,也是寄希望于从自己所能了解和接触到的信息中,有无能够和此事联系上的蛛丝马迹。 这是程千帆自己总结的行事方针。 作为身份绝对隐秘的特工,最忌讳的便是过多的去打听本不该他去打听和了解的信息和情报。 对于他这个级别的特工来说,一切的情报信息来源,基本上都是他能‘正常’接触到的。 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做法。 是的,程千帆认为这是最有效的做法。 他坚持一个观点,情报人员最安全有效的工作时刻,便是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和领域中。 且以今日之事来说,即便是从侯平亮所讲述的信息中,他没有捕捉到和‘杨福元遇刺’案件由关联的有效情报信息。 但是,程千帆可以从这些看似杂乱的信息来判断,判断自己的‘根据地’,中央区三巡辖区这个后院有没有起火,判断自己有没有暴露出某些隐患。 当确定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他才能去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 侯平亮边想边说。 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这也是程千帆一直以来对他的要求,这种想到什么说什么的方式,反而最真实,最有效,不会遗漏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信息。 因为人的脑子一旦经过缜密思考,便会下意识的去分析和过滤一些自己认为无关紧要的信息。 但是,无关紧要是一个基于分析得出的判断。 也许在侯平亮看来无关紧要的信息,在程千帆听来便是极为关键的情报。 “三味亨有瘪三朝着豆花蹄髈里放虫子,试图讹诈